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0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电催化氧化技术 | 第15-19页 |
1.2.1 电催化氧化技术概述 | 第15-16页 |
1.2.2 电催化氧化技术原理 | 第16-18页 |
1.2.3 半导体电极的电催化氧化过程 | 第18-19页 |
1.3 电催化阳极材料 | 第19-22页 |
1.3.1 碳电极 | 第20页 |
1.3.2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 | 第20-21页 |
1.3.3 金属电极 | 第21页 |
1.3.4 钛基钌系和铱系金属氧化物电极 | 第21-22页 |
1.3.5 钛基二氧化铅电极 | 第22页 |
1.4 钛基锑掺杂二氧化锡(Ti/Sb-SnO_2)电极 | 第22-28页 |
1.4.1 Ti/Sb-SnO_2电极的制备方法 | 第23-24页 |
1.4.2 Ti/Sb-SnO_2电极的改性 | 第24-26页 |
1.4.3 Ti/Sb-SnO_2电极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1.5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8-30页 |
1.5.1 论文研究意义 | 第28-29页 |
1.5.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30-35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0-31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2.2 材料的分析表征方法 | 第31-32页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分析 | 第31-32页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 | 第32页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32页 |
2.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 第32页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32页 |
2.3 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2-34页 |
2.3.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3页 |
2.3.2 电化学阻抗测试 | 第33页 |
2.3.3 伏安特性测试 | 第33-34页 |
2.4 电极加速寿命测试 | 第34页 |
2.5 有机污染物去除测试 | 第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脉冲电沉积法制备Ti/Sb-SnO_2复合电极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35-69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纳米TIN复合Ti/Sb-SnO_2电极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36-51页 |
3.2.1 电极制备 | 第36-37页 |
3.2.2 电极材料表征 | 第37-42页 |
3.2.3 TiN纳米颗粒的浓度影响 | 第42-44页 |
3.2.4 伏安表征 | 第44-45页 |
3.2.5 电催化脱色性能研究 | 第45-50页 |
3.2.6 电极失活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50-51页 |
3.3 纳米CeO_2复合Ti/Sb-SnO_2电极的界面偏析及其性能研究 | 第51-66页 |
3.3.1 电极制备 | 第51页 |
3.3.2 电极材料表征 | 第51-59页 |
3.3.3 电极电催化去除苯酚性能研究 | 第59-60页 |
3.3.4 伏安特性表征 | 第60-61页 |
3.3.5 电极加速寿命测试 | 第61-62页 |
3.3.6 电化学阻抗研究 | 第62-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第4章 组分梯度电极及其染料脱色性能研究 | 第69-102页 |
4.1 引言 | 第69-71页 |
4.2 新型Ti/Ru-Sb-SnO_2组分梯度电极及染料脱色性能研究 | 第71-82页 |
4.2.1 实验部分 | 第71页 |
4.2.2 材料表征 | 第71-74页 |
4.2.3 电沉积制备多层次Ru-Sb-SnO_2电极 | 第74-77页 |
4.2.4 电极形貌与组分梯度变化 | 第77-79页 |
4.2.5 电催化脱色性能 | 第79-81页 |
4.2.6 电极稳定性研究 | 第81-82页 |
4.3 Ti/Pd-Sb-SnO_2梯度电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82-98页 |
4.3.1 电极材料制备 | 第82-83页 |
4.3.2 电极形貌与结构表征 | 第83-86页 |
4.3.3 电极沉积机理研究 | 第86-90页 |
4.3.4 沉积周期影响 | 第90-92页 |
4.3.5 电极电催化脱色性能研究 | 第92-94页 |
4.3.6 电极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94-98页 |
4.4 不同组分梯度电极的比较 | 第98-10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5章 脉冲电沉积法制备多层次Sb-SnO_2@TiO_2-NTs电极及其形貌变化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02-114页 |
5.1 引言 | 第102-103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03-10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04-112页 |
5.3.1 电极表征 | 第104-107页 |
5.3.2 电极加速寿命测试 | 第107-108页 |
5.3.3 电极电化学测试 | 第108-111页 |
5.3.4 电极电催化脱色性能 | 第111-11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6章 三维大孔CNT-SnO_2复合电极及其MFC性能研究 | 第114-124页 |
6.1 引言 | 第114页 |
6.2 三维大孔CNT-SnO_2复合电极的制备 | 第114-115页 |
6.3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构建 | 第115页 |
6.4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23页 |
6.4.1 材料表征 | 第115-116页 |
6.4.2 电化学性能 | 第116-118页 |
6.4.3 MFC中阳极的生物电催化性能 | 第118-121页 |
6.4.4 MFC产电和储能性能 | 第121-12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结论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4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5-147页 |
致谢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