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水性涂料概述 | 第10-11页 |
1.2 水性涂料的种类 | 第11-14页 |
1.2.1 不同分散状态的水性涂料 | 第11-12页 |
1.2.2 不同成膜物质的水性涂料 | 第12-14页 |
1.3 水性聚酯涂料 | 第14-18页 |
1.3.1 聚酯涂料的特性及应用 | 第14-15页 |
1.3.2 聚酯的水性化方法 | 第15-18页 |
1.4 水性绝缘漆 | 第18-20页 |
1.4.1 绝缘漆 | 第18页 |
1.4.2 绝缘涂料的性能要求 | 第18-19页 |
1.4.3 水性绝缘漆的优势 | 第19-20页 |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1 课题的提出 | 第20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水性聚酯树脂的制备 | 第21-35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1-22页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2页 |
2.1.3 水性聚酯基体的合成 | 第22-23页 |
2.1.4 水性聚酯分散体的制备 | 第23页 |
2.2 水性聚酯的表征 | 第23-25页 |
2.2.1 水性树脂基体酸值的测定 | 第23-24页 |
2.2.2 水性树脂基体羟值的测定 | 第24页 |
2.2.3 水性树脂基体的化学结构表征 | 第24页 |
2.2.4 水性聚酯基体分子量测定 | 第24页 |
2.2.5 水性聚酯基体水溶性的测定 | 第24-25页 |
2.2.6 水性聚酯分散体表观粘度的测定 | 第25页 |
2.2.7 水性聚酯基体的热重分析 | 第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4页 |
2.3.1 原料的选择与配方设计 | 第25-26页 |
2.3.2 直接聚合法与两步法合成的比较和选择 | 第26-28页 |
2.3.3 醇酸摩尔比对聚酯基体合成反应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4 聚合真空时间对聚酯树脂分子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5 不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含量树脂的热重分析 | 第30-31页 |
2.3.6 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用量对聚酯水分散体粘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7 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用量对聚酯基体水溶性的影响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水性聚酯绝缘漆的制备与表征 | 第35-53页 |
3.1 水性聚酯绝缘漆的制备 | 第35-37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3.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5-36页 |
3.1.3 水性绝缘漆的配制 | 第36页 |
3.1.4 水性聚酯绝缘漆的固化 | 第36-37页 |
3.1.5 水性聚酯绝缘漆试样的制备 | 第37页 |
3.2 水性聚酯绝缘漆的性能表征 | 第37-39页 |
3.2.1 固含量测定 | 第37页 |
3.2.2 表观粘度测定 | 第37页 |
3.2.3 凝胶时间测定 | 第37页 |
3.2.4 厚层固化性测定 | 第37-38页 |
3.2.5 挂漆量测定 | 第38页 |
3.2.6 漆膜强度测定 | 第38页 |
3.2.7 粘结强度测定 | 第38页 |
3.2.8 贮存稳定性测定 | 第38页 |
3.2.9 吸水率测定 | 第38页 |
3.2.10 耐热性能测定 | 第38页 |
3.2.11 电气绝缘性能的测试 | 第38-39页 |
3.2.12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 第39页 |
3.2.13 红外表征 | 第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52页 |
3.3.1 水性聚酯绝缘漆固化前后的结构表征 | 第39-40页 |
3.3.2 固化剂添加量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3 5-SSIPA含量对固含量的影响 | 第41页 |
3.3.4 5-SSIPA含量对粘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5 5-SSIPA含量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6 5-SSIPA含量对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7 5-SSIPA含量对挂漆量的影响 | 第44页 |
3.3.8 5-SSIPA含量对漆膜吸水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9 5-SSIPA含量对漆粘结力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10 PA/AA的比值对耐热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3.3.11 5-SSIPA含量对漆膜电气绝缘性能的影响 | 第48-51页 |
3.3.12 最佳配方的各项性能 | 第51-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3-55页 |
4.1 结论 | 第53-54页 |
4.2 工作的不足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