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语文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江西革命老区为例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红色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时代语境 | 第12-21页 |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 一、红色资源 | 第12页 |
| 二、地方课程 | 第12-13页 |
| 三、课程资源 | 第13-14页 |
| 四、地方语文课程资源 | 第14-15页 |
| 第二节 红色语文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背景 | 第15-18页 |
| 一、新课改的推行 | 第15页 |
| 二、国家重视革命传统教育 | 第15-16页 |
| 三、丰富且独具一格的红色资源 | 第16-17页 |
| 四、红色资源是优秀的教育资源 | 第17页 |
| 五、语文教学中红色资源匮乏 | 第17-18页 |
| 第三节 红色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 | 第18-21页 |
| 一、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 第18-19页 |
| 二、提升专业素养促进角色转变 | 第19页 |
| 三、改进语文学法提升综合素养 | 第19-20页 |
| 四、激发本土情怀继承优良传统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江西红色语文课程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 第21-37页 |
| 第一节 江西红色资源的分类 | 第21-34页 |
| 一、红色历史资源 | 第21-25页 |
| 二、红色名人烈士资源 | 第25-27页 |
| 三、红色名胜风景资源 | 第27-28页 |
| 四、红色遗址资源 | 第28-30页 |
| 五、红色文学资源 | 第30-34页 |
| 第二节 江西红色资源的特点 | 第34-37页 |
| 一、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 第35页 |
| 二、资源类型的多元性 | 第35页 |
| 三、内容生成的开放性 | 第35-36页 |
| 四、分布位置的广泛性与集中性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红色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 第37-46页 |
| 第一节 红色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 | 第37-42页 |
| 一、红色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调查分析(教师篇) | 第37-39页 |
| 二、红色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调查分析(学生篇) | 第39-42页 |
| 第二节 红色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6页 |
| 一、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 第42-43页 |
| 二、缺乏深度性和真实性 | 第43-44页 |
| 三、缺乏语文性和生动性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红色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施 | 第46-59页 |
| 第一节 红色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 第46-50页 |
| 一、建立课程资源库 | 第46-47页 |
| 二、强化师生课程意识 | 第47-48页 |
| 三、借助多方力量 | 第48-49页 |
| 四、掌握开发步骤 | 第49页 |
| 五、形成开放的评价体系 | 第49-50页 |
| 第二节 红色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模式 | 第50-59页 |
| 一、口语交际中红色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体现 | 第50-53页 |
| 二、阅读中红色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体现 | 第53-55页 |
| 三、写作中红色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体现 | 第55-57页 |
| 四、综合性学习中红色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体现 | 第57-59页 |
| 结语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附录 | 第63-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