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本文所使用的缩略词表 | 第9-12页 |
1 引言 | 第12-13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3-1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3-1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4-19页 |
2.2.1 样品总RNA分离提取 | 第14-15页 |
2.2.2 RNA样品质量检测 | 第15-16页 |
2.2.3 文库制备 | 第16页 |
2.2.4 组装 | 第16-17页 |
2.2.5 功能注释 | 第17-18页 |
2.2.6 差异基因分析 | 第18-1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9-40页 |
3.1 锁阳花序总RNA提取 | 第19页 |
3.2 锁阳花序转录组测序及其de novo组装 | 第19-21页 |
3.3 锁阳花序转录组unigenes的NR功能诠释 | 第21-23页 |
3.4 锁阳花序转录组unigenes的COG诠释及其分类 | 第23-24页 |
3.5 锁阳花序转录组unigenes的GO注释及其分类 | 第24-26页 |
3.6 锁阳花序转录组unigenes的KEGG代谢通路分析 | 第26-28页 |
3.7 锁阳花序不同发育期DEGs的分析 | 第28-29页 |
3.8 锁阳花序不同发育期DEGs的GO分析 | 第29-35页 |
3.9 锁阳花序不同发育期DEGs的KEGG富集分析 | 第35-36页 |
3.10 锁阳花序花青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分析 | 第36-40页 |
4 讨论 | 第40-43页 |
5 结论 | 第43-45页 |
6 文献综述 | 第45-55页 |
6.1 花青素的研究背景 | 第45-46页 |
6.2 花青素的结构特点 | 第46-47页 |
6.3 花青素的功能 | 第47-51页 |
6.3.1 抗氧化作用 | 第48-49页 |
6.3.2 保护视力 | 第49-50页 |
6.3.3 抑菌作用 | 第50页 |
6.3.4 抗炎作用 | 第50-51页 |
6.3.5 养颜功效 | 第51页 |
6.4 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 | 第51-54页 |
6.4.1 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 | 第52页 |
6.4.2 查耳酮合成酶基因(Chalcone synthase,CHS) | 第52页 |
6.4.3 查耳酮异构酶基因(Chalcone isomerase,CHI) | 第52-53页 |
6.4.4 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Flavanone-3-hydroxylase,F3H) | 第53页 |
6.4.5 二羟基黄酮醇还原酶基因(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 | 第53-54页 |
6.5 参与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