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一、临时仲裁制度概述 | 第15-23页 |
(一) 临时仲裁的制度优势 | 第15-18页 |
(二) 中国临时仲裁制度现状 | 第18-23页 |
1.2.1 中国临时仲裁发展概况 | 第18-20页 |
1.2.2 自贸区临时仲裁制度 | 第20-23页 |
二、UNCITRAL临时仲裁法律规范 | 第23-35页 |
(一) 仲裁协议相关规范 | 第24-27页 |
(二) 仲裁员选任和规范 | 第27-31页 |
(三) 仲裁庭管辖权 | 第31-35页 |
2.3.1 仲裁庭自裁管辖权原则 | 第31-33页 |
2.3.2 决定临时措施 | 第33-35页 |
三、UNCITRAL仲裁规范对域外临时仲裁规范的影响 | 第35-46页 |
(一) 英国仲裁法 | 第36-42页 |
3.1.1 基本原则和仲裁协议 | 第36-38页 |
3.1.2 自主选定仲裁庭 | 第38-40页 |
3.1.3 扩大仲裁庭职权 | 第40-42页 |
(二) 《德国民事诉讼法》第十编 | 第42-46页 |
3.2.1 德国仲裁协议规范 | 第42-44页 |
3.2.2 德国仲裁庭职权 | 第44-46页 |
四、UNCITRAL仲裁立法对构建我国临时仲裁的启示 | 第46-60页 |
(一) 仲裁基本立法的改变 | 第46-53页 |
4.1.1 确立临时仲裁合法性 | 第46-48页 |
4.1.2 降低仲裁员资格要求 | 第48-49页 |
4.1.3 完善仲裁员任职规范 | 第49-50页 |
4.1.4 扩大仲裁庭职权 | 第50-52页 |
4.1.5 允许当事人创设仲裁规则 | 第52-53页 |
(二) 建立法院兜底式临时仲裁 | 第53-57页 |
4.2.1 引进“仲裁地”,确立管辖法院 | 第53-55页 |
4.2.2 管理仲裁庭组成 | 第55-56页 |
4.2.3 保障仲裁庭职权 | 第56页 |
4.2.4 监督临时仲裁裁决 | 第56-57页 |
(三) 转变仲裁委员会职能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