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深层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21页
    1.1 目的及意义第7页
    1.2 土壤修复发展现状第7-8页
    1.3 石油污染土壤的概况及其修复技术第8-14页
        1.3.1 石油污染土壤的概况第8-10页
        1.3.2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第10-14页
    1.4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内容第14-15页
    1.5 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降解过程第15-16页
    1.6 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第16-17页
    1.7 生物表面活性剂第17-19页
    1.8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第19-21页
        1.8.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9-20页
        1.8.2 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分离纯化及鉴定第21-27页
    2.1 实验所需材料第21页
    2.2 石油降解菌的富集与分离第21页
    2.3 石油降解菌的驯化第21页
    2.4 石油降解菌的纯化第21页
    2.5 石油降解菌的保存及鉴定第21-26页
        2.5.1 菌种的保存第21-22页
        2.5.2 菌种的鉴定第22-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石油降解菌产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测试第27-31页
    3.1 实验材料第27-28页
        3.1.1 实验仪器第27页
        3.1.2 三种菌的生长曲线第27页
        3.1.3 D菌产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7-28页
            3.1.3.1 时间对D菌产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27-28页
            3.1.3.2 污泥中原油浓度对D菌产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28页
            3.1.3.3 PH对D菌产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28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8-30页
        3.2.1 三种菌的生长曲线第28-29页
        3.2.2 D菌产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9-30页
            3.2.2.1 时间对D菌产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29页
            3.2.2.2 污泥中的原油量对D菌产表面活性剂和的影响第29页
            3.2.2.3 pH值对D菌产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29-30页
    3.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DE菌复配协同降解石油污染土壤的条件优化第31-42页
    4.1 实验所需材料及分析方法第31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31-41页
        4.2.1 含水率对微生物降解效果的影响第31-35页
        4.2.2 氮磷比对降解率的影响第35页
        4.2.3 土壤PH值对降解率的影响第35-36页
        4.2.4 菌液加量对降解率的影响第36-37页
        4.2.5 土壤含油量对降解石油污染物的影响第37-38页
        4.2.6 温度对土壤中石油降解率的影响第38-39页
        4.2.7 生物质对降解石油污染土壤的影响第39-41页
    4.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DE菌协同修复模拟深层石油污染土壤的小试研究第42-49页
    5.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42页
        5.1.1 实验材料第42页
        5.1.2 实验仪器第42页
    5.2 自组装实验装置第42-43页
        5.2.1 设计目的及意义第42页
        5.2.2 实验装置介绍第42-43页
    5.3 模拟深层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第43-44页
        5.3.1 土样的预处理第43-44页
        5.3.2 模拟装置的运行第44页
        5.3.3 土壤含油量、含水率的检测及降解前后GC-MS分析第44页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4-48页
    5.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六章 结论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缸单作用2200马力高压泥浆泵结构优化设计
下一篇:油气管道安装工程管理标准化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