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交通特性分析 | 第20-29页 |
·山地城市概述 | 第20-21页 |
·山地城市概念 | 第20页 |
·山地城市形态 | 第20-21页 |
·山地城市交通特征 | 第21-26页 |
·山地城市路网特征 | 第21-25页 |
·山地城市居民出行与交通出行特征 | 第25-26页 |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交通特性分析 | 第26-28页 |
·山地城市住宅区的基本特征 | 第26-27页 |
·山地城市住宅区的交通特性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理论阐述 | 第29-45页 |
·山地城市住宅项目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的互动机理 | 第29-32页 |
·住宅项目用地与其他用地的区别 | 第29-31页 |
·住宅项目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系统的互动机理 | 第31-32页 |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TIA 的原则 | 第32-33页 |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TIA 的目的 | 第33-34页 |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TIA 步骤与编制内容 | 第34-39页 |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TIA 步骤 | 第34-35页 |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TIA 编制内容 | 第35-39页 |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TIA 理论框架 | 第39页 |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TIA 相关模型 | 第39-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方法研究 | 第45-81页 |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TIA 目标年和高峰时段的确定 | 第45-46页 |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TIA 阈值的确定 | 第46-47页 |
·项目交通量阈值的确定方法 | 第46-47页 |
·项目规模阈值的确定方法 | 第47页 |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TIA 范围的确定 | 第47-51页 |
·项目研究范围的确定方法 | 第47-51页 |
·项目影响范围的确定方法 | 第51页 |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交通需求预测 | 第51-60页 |
·背景交通量预测 | 第51-56页 |
·项目交通量预测 | 第56-60页 |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TIA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60-73页 |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TIA 指标选取原则 | 第60-61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量化方法 | 第61-73页 |
·仿真技术在交通影响分析中的应用 | 第73-76页 |
·TransCAD 仿真在交通影响分析中的应用 | 第74页 |
·VISSIM 仿真在交通影响分析中的应用 | 第74-75页 |
·TransCAD—VISSIM 仿真分析方法 | 第75-76页 |
·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TIA 改善措施 | 第76-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第81-98页 |
·项目概况 | 第81-82页 |
·目标年的确定 | 第82页 |
·项目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 | 第82-83页 |
·项目周边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 第83-88页 |
·道路交通设施 | 第83-84页 |
·主要交叉口 | 第84-85页 |
·项目交通组织 | 第85-86页 |
·公共交通设施 | 第86-87页 |
·行人过街设施 | 第87-88页 |
·交通需求预测 | 第88-94页 |
·背景交通量预测 | 第88-89页 |
·项目交通量预测 | 第89-94页 |
·交通影响评价 | 第94-97页 |
·交叉口负荷与服务水平评价 | 第94-95页 |
·冲突复杂度评价 | 第95页 |
·公共交通评价 | 第95-96页 |
·行人过街设施评价 | 第96-97页 |
·建议 | 第97-9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8-99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