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方言语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历史地理概况 | 第8-9页 |
1.1 自然概况 | 第8页 |
1.2 历史沿革 | 第8-9页 |
1.3 行政区划 | 第9页 |
第二节 彭泽方言概况及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1 方言概况 | 第9页 |
2.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第三节 彭泽方言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3.1 研究目标 | 第10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四节 音标符号及发音人简介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彭泽方言音系 | 第13-22页 |
第一节 彭泽方言声韵调 | 第13-16页 |
1.1 声母 | 第13-14页 |
1.2 韵母 | 第14-15页 |
1.3 声调 | 第15-16页 |
第二节 音韵特点分析 | 第16-18页 |
2.1 声母方面 | 第16-17页 |
2.2 韵母方面 | 第17页 |
2.3 声调方面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文白异读 | 第18-22页 |
3.1 声母的文白异读 | 第18-20页 |
3.2 韵母的文白异读 | 第20-21页 |
3.3 声调的文白异读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彭泽方言同音字汇 | 第22-36页 |
第四章 彭泽方言比较研究 | 第36-53页 |
第一节 与北京话比较 | 第36-41页 |
1.1 彭泽方言与北京话的声母比较 | 第36-38页 |
1.2 彭泽方言与北京话的韵母比较 | 第38-40页 |
1.3 彭泽方言与北京话的声调比较 | 第40-41页 |
第二节 与中古语音比较 | 第41-53页 |
2.1 声母比较 | 第41-43页 |
2.2 韵母比较 | 第43-51页 |
2.3 声调比较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彭泽方言语音专题研究 | 第53-72页 |
第一节 彭泽方言的归属问题 | 第53-64页 |
1.1 声母特点比较 | 第54-58页 |
1.2 韵母特点比较 | 第58-61页 |
1.3 小结 | 第61-64页 |
第二节 齐齿韵与撮口韵的消长 | 第64-70页 |
2.1 鱼、虞韵的年龄差异 | 第64-67页 |
2.2 山摄合口三等字的演变 | 第67-69页 |
2.3 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三节 彭泽方言韵母研究 | 第70-72页 |
3.1 中古韵母各等在彭泽方言中的分布情况 | 第70-71页 |
3.2 一等重韵今读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