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大辛河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济南市大辛河概况 | 第17-23页 |
2.1 大辛河自然概况 | 第17-19页 |
2.1.1 水文 | 第17-18页 |
2.1.2 工程地质 | 第18页 |
2.1.3 水文地质 | 第18-19页 |
2.2 大辛河人文概况 | 第19-21页 |
2.2.1 龙洞风景区 | 第19-20页 |
2.2.2 奥体中心 | 第20页 |
2.2.3 大辛殷商遗址 | 第20-21页 |
2.2.4 幸福柳广场 | 第21页 |
2.3 大辛河规划概况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济南市大辛河生态健康评价 | 第23-40页 |
3.1 济南市大辛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第23-28页 |
3.1.1 大辛河生态健康指标体系 | 第23页 |
3.1.2 评价指标的含义及分级标准 | 第23-28页 |
3.1.3 评价指标的量化分级 | 第28页 |
3.2 济南市大辛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 第28-33页 |
3.2.1 模糊可变评价模型 | 第29-33页 |
3.3 大辛河生态系统健康模糊可变评价 | 第33-38页 |
3.4 大辛河生态治理的必要性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济南市大辛河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应用 | 第40-62页 |
4.1 大辛河生态治理理念与技术 | 第40-45页 |
4.1.1 生态治理理念 | 第40页 |
4.1.2 生态治理技术 | 第40-45页 |
4.2 沿线分段生态治理 | 第45-59页 |
4.2.1 龙洞寻源区 | 第46-48页 |
4.2.2 新城泉韵区 | 第48-51页 |
4.2.3 生态湿地区 | 第51-55页 |
4.2.4 遗址文化区 | 第55-56页 |
4.2.5 柳韵田园区 | 第56-59页 |
4.3 河道水源保障 | 第59-62页 |
4.3.1 水量分析 | 第59-60页 |
4.3.2 水质保证措施 | 第60页 |
4.3.3 水生植物的养护与管理 | 第60页 |
4.3.4 河道水生态修复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工程效益评价 | 第62-64页 |
5.1 环境效益 | 第62页 |
5.2 社会效益 | 第62页 |
5.3 经济效益 | 第62-63页 |
5.4 生态效益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7页 |
6.1 结论 | 第64-65页 |
6.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