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缬沙坦氨氯地平双层片的研制及放大生产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14页
2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处方前研究第14-22页
    2.1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15-16页
        2.1.1 实验仪器第15页
        2.1.2 药品与材料第15-16页
    2.2 实验方法第16-18页
        2.2.1 缬沙坦氨氯地平含量测定方法第16页
        2.2.2 缬沙坦氨氯地平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第16-17页
        2.2.3 缬沙坦多介质溶解度测定方法第17页
        2.2.4 苯磺酸氨氯地平多介质溶解度测定方法第17页
        2.2.5 缬沙坦氨氯地平原辅料相容性试验方法第17-1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18-21页
        2.3.1 缬沙坦的多介质溶解度第18-19页
        2.3.2 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多介质溶解度第19页
        2.3.3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原辅料相容性测定结果第19-21页
    2.4 小结第21-22页
3 体内外相关性溶出方法的建立第22-35页
    3.1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22-23页
        3.1.1 试验仪器第22页
        3.1.2 药品与材料第22-23页
    3.2 实验方法第23-25页
        3.2.1 预BE样品制备第23-24页
        3.2.2 溶出曲线测定的参考方法第24页
        3.2.3 溶媒量的考察第24-25页
        3.2.4 溶出介质的考察第25页
        3.2.5 搅拌桨转速的考察第2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5-33页
        3.3.1 预BE实验结果第25-26页
        3.3.2 参考方法的检测结果第26-27页
        3.3.3 溶媒量的考察第27-28页
        3.3.4 溶出介质的考察第28-33页
        3.3.5 搅拌桨转速的考察第33页
    3.4 小结第33-35页
4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处方研究第35-60页
    4.1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35-36页
        4.1.1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5页
        4.1.2 药品与材料第35-36页
    4.2 实验方法第36-43页
        4.2.1 缬沙坦层处方研究第36-39页
        4.2.2 氨氯地平层处方研究第39-42页
        4.2.3 确定处方样品的质量研究第42-4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3-58页
        4.3.1 缬沙坦层处方研究第43-48页
        4.3.2 氨氯地平层处方研究第48-51页
        4.3.3 确定处方样品的质量研究第51-58页
    4.4 小结第58-60页
5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制剂工艺研究第60-85页
    5.1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60页
        5.1.1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60页
        5.1.2 药品与材料第60页
    5.2 实验方法第60-69页
        5.2.1 预混合的工艺研究第60-63页
        5.2.2 干法制粒工艺研究第63-66页
        5.2.3 总混工艺研究第66-67页
        5.2.4 压片工艺研究第67-68页
        5.2.5 包衣工艺研究第68-6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9-83页
        5.3.1 预混合的工艺研究第69-70页
        5.3.2 干法制粒工艺研究第70-77页
        5.3.3 总混工艺研究第77-79页
        5.3.4 压片工艺研究第79-82页
        5.3.5 包衣对溶出曲线的影响第82-83页
    5.4 小结第83-85页
6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放大生产第85-98页
    6.1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85页
    6.2 实验方法第85-91页
        6.2.1 混合工艺放大策略第85-86页
        6.2.2 干法制粒工艺放大策略第86-87页
        6.2.3 总混工艺放大策略第87页
        6.2.4 压片工艺放大策略第87页
        6.2.5 包衣工艺放大策略第87-88页
        6.2.6 中间产品质量控制第88-89页
        6.2.7 成品质量控制第89-90页
        6.2.8 申报批生产第90页
        6.2.9 生物等效性试验样品的选择第90-91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91-97页
        6.3.1 中间产品检测结果汇总第91-92页
        6.3.2 成品检测结果汇总第92-93页
        6.3.3 生物等效性试验样品的选择第93-97页
    6.4 小结第97-98页
7 研究结论第98-99页
8 文献综述——高血压治疗新进展第99-106页
    8.1 高血压及其治疗第99-101页
        8.1.1 高血压第99页
        8.1.2 高血压治疗药物的分类第99-100页
        8.1.3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第100页
        8.1.4 高血压的治疗现状第100-101页
    8.2 单片复方制剂(SPC)第101-105页
        8.2.1 概况第101-102页
        8.2.2 SPC治疗高血压的优势第102-104页
        8.2.3 SPC治疗高血压的局限性第104-105页
        8.2.4 SPC的应用第105页
    8.3 小结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正向遗传学研究中的候选基因识别
下一篇:喹唑啉类抗丙肝病毒抑制剂的优化和氮杂黄酮的多样性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