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遗传学研究中的候选基因识别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4页 |
1.1.1 遗传学研究 | 第9-10页 |
1.1.2 遗传学分析常用策略 | 第10-12页 |
1.1.3 测序数据及相关软件 | 第12-14页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4-17页 |
2 GIPS软件算法 | 第17-35页 |
2.1 概述 | 第17页 |
2.2 初代GIPS的筛选策略 | 第17-21页 |
2.3 二代GIPS的新增筛选策略 | 第21-24页 |
2.4 GIPS的算法及改进 | 第24-35页 |
2.4.1 初代GIPS算法 | 第24-29页 |
2.4.1.1 候选基因与表型不相关的显著性 | 第25-26页 |
2.4.1.2 假阳性候选基因数学期望 | 第26-27页 |
2.4.1.3 检测出与表型相关候选基因的概率 | 第27-28页 |
2.4.1.4 孟德尔违背率 | 第28-29页 |
2.4.2 算法改进 | 第29-31页 |
2.4.3 可视化分析结果 | 第31-35页 |
3 新版使用说明 | 第35-47页 |
3.1 概述 | 第35-36页 |
3.2 命令行参数 | 第36-37页 |
3.3 新版本GIPS参数说明 | 第37-40页 |
3.3.1 新增指定全局参数及相关参数变动说明 | 第37-39页 |
3.3.2 新增家系样本参数 | 第39-40页 |
3.4 家系分析示例 | 第40-47页 |
4 GIPS软件应用 | 第47-58页 |
4.1 GIPS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47-52页 |
4.2 GIPS在遗传病研究中的应用 | 第52-58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附录 | 第69-92页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的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