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论文--排水系统的运营管理论文

温州市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管理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10-21页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3页
        (一)选题背景第10-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3-16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3-14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第14-16页
    三、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点第16-19页
        (一)研究对象第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三)技术路线第17-18页
        (四)可能创新点第18-19页
    四、理论应用第19-21页
        (一)全面质量管理第19页
        (二)标杆管理理论第19页
        (三)业务流程管理理论第19-21页
第一章 温州市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管理的基本现状第21-30页
    第一节 温州市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管理主体第21-24页
        一、单位性质及隶属关系第21页
        二、机构设置第21-22页
        三、职能配置第22-24页
        四、人员配备第24页
    第二节 温州市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管理客体第24-27页
        一、管网分布第24-25页
        二、泵站设置第25-26页
        三、污水处理厂第26-27页
    第三节 温州市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管理机制第27-30页
        一、各辖区管网科第27-28页
        二、各辖区泵站科第28页
        三、污水处理厂第28-30页
第二章 温州市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管理面临的困难及成因分析第30-38页
    第一节 面临困难的种种表现第30-35页
        一、设施档案资料不齐全第30页
        二、排水设施规划管理科学性不足第30-33页
        三、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不够第33页
        四、城市地下空间管线交叉混杂,施工难度大第33-34页
        五、设施工程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第34页
        六、城区排水设施建设政策处理困难第34-35页
    第二节 面临困难的深层次原因第35-38页
        一、管理理念不够先进第35-36页
        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第36页
        三、管理流程比较复杂第36-37页
        四、管理人员素质不够高第37-38页
第三章 发达国家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管理经验借鉴第38-42页
    第一节 德国的经验借鉴第38-39页
        一、意识超前规划前瞻第38页
        二、准许私人经济参与供排水事业的经营第38页
        三、闭路电视全天监控第38-39页
    第二节 日本的经验借鉴第39-40页
        一、雨水管理体制第39页
        二、下水道改造工程第39页
        三、社会政策引导第39-40页
    第三节 瑞典的经验借鉴第40-42页
        一、市政污水处理的相关立法较完善第40页
        二、污水中营养物质控制第40-41页
        三、污泥中有毒有害物质管理第41-42页
第四章 推进温州市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科学管理的对策建议第42-50页
    第一节 确立先进管理理念第42-43页
        一、系统协调及先进性理念第42页
        二、科学技术创新理念第42页
        三、统筹兼顾、蓄排结合的理念第42-43页
    第二节 完善现行管理制度第43-45页
        一、明确边界,增强城区防涝与水利防汛间的联动机制第43页
        二、加强对内河水位的调控,建立水位调控和预降方案第43-44页
        三、建管并重、强化水闸的运行管理第44-45页
        四、排水防涝工程的规划、建设与市政建设同步进行第45页
    第三节 应用科学管理机制第45-46页
        一、理顺管理主线,实施层级管理第45页
        二、突出情感管理,激发工作热情第45-46页
        三、坚持民主管理,增强主人意识第46页
    第四节 完善管理的配套制度第46-50页
        一、实行城市排水管理办法第46-47页
        二、制定城市排水设施应急处置管理制度第47-48页
        三、研究城市排水设施科学规划制度特点第48-50页
结论第50-51页
    一、研究的发现与贡献第50页
    二、研究的限制与不足第50页
    三、研究的展望与前瞻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税系统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以寻甸县国家税务局为例
下一篇:云南省党政机关县处级女干部职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