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1.1 修复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1.1.1 常见修复剂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1.2 腐殖酸类物质在土壤修复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概况 | 第15-16页 |
1.2 生物可给性及健康风险评价 | 第16-20页 |
1.2.1 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第16-19页 |
1.2.2 土壤重金属生物可给性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腐殖酸钾对土壤铅化学形态、生物可给性及健康风险的影响 | 第22-3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2.1.2 试验设备与药品 | 第23页 |
2.1.3 试验处理 | 第23-24页 |
2.1.4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2.1.5 试验计算 | 第25-28页 |
2.1.6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8-32页 |
2.2.1 腐殖酸钾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第28页 |
2.2.2 腐殖酸钾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第28-29页 |
2.2.3 腐殖酸钾对土壤铅化学形态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4 腐殖酸钾对土壤铅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2.2.5 腐殖酸钾对铅污染土壤健康风险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 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腐殖酸钾对土壤镉化学形态、生物可给性及健康风险的影响 | 第34-4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3.1.2 试验设备与药品 | 第34页 |
3.1.3 试验处理 | 第34页 |
3.1.4 试验方法 | 第34页 |
3.1.5 试验计算 | 第34-35页 |
3.1.6 数据处理 | 第35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5-41页 |
3.2.1 腐殖酸钾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2 腐殖酸钾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第36页 |
3.2.3 腐殖酸钾对土壤镉化学形态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4 腐殖酸钾对土壤镉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5 腐殖酸钾对镉污染土壤健康风险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 小结 | 第41-44页 |
第四章 腐殖酸钾对铅镉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形态、生物可给性及健康风险的影响 | 第44-5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4.1.2 试验设备与药品 | 第44页 |
4.1.3 试验处理 | 第44-45页 |
4.1.4 试验方法 | 第45页 |
4.1.5 试验计算 | 第45页 |
4.1.6 数据处理 | 第45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5-57页 |
4.2.1 腐殖酸钾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2 腐殖酸钾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第46页 |
4.2.3 腐殖酸钾对土壤铅镉化学形态的影响 | 第46-51页 |
4.2.4 腐殖酸钾对土壤铅镉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 第51-54页 |
4.2.5 腐殖酸钾对铅镉复合污染土壤健康风险的影响 | 第54-55页 |
4.2.6 铅镉复合污染土壤生物可给性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55-57页 |
4.3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2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