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 1 福瑞鲤概述 | 第12-13页 |
| 2 鱼类数量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第13-15页 |
| ·数量性状 | 第13页 |
| ·数量性状相关分析方法 | 第13-14页 |
| ·相关分析 | 第13页 |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13页 |
| ·通径分析 | 第13-14页 |
| ·鱼类不同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研究 | 第14-15页 |
| 3 鱼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rker assested selection,MAS)技术及其应用 | 第15-22页 |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 第16-17页 |
|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 | 第17页 |
|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 | 第17-18页 |
|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 | 第18页 |
| ·内部简单重复序列(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 | 第18-19页 |
|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 第19页 |
| ·微卫星DNA(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 | 第19-20页 |
| ·靶位区域扩增多态性标记(Target Regi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TRAP) | 第20-22页 |
| ·TRAP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1页 |
| ·TRAP的基本操作流程 | 第21-22页 |
| ·TRAP的优点 | 第22页 |
| 4 TRAP在鱼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22-26页 |
| ·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资源评价 | 第23-24页 |
| ·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24页 |
| ·重要性状基因标记 | 第24-25页 |
| ·展望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8个福瑞鲤家系不同日龄生长性状相关性及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 第26-38页 |
| 1 前言 | 第26-27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28页 |
| ·亲鱼来源 | 第27页 |
| ·采样方法 | 第27页 |
| ·亲鱼交配 | 第27页 |
| ·鱼苗培养 | 第27页 |
| ·实验鱼选择 | 第27页 |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7-28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 ·8个家系不同日龄的形态性状的基本信息 | 第28页 |
| ·8个家系不同日龄的形态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31页 |
| ·8个家系不同日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分析 | 第31页 |
| ·8个家系不同日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决定程度分析 | 第31-33页 |
| ·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和分析 | 第33-34页 |
| 4 讨论 | 第34-38页 |
| ·各家系表型性状分析 | 第34-35页 |
| ·8个福瑞鲤家系不同日龄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 第35页 |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35-38页 |
| 第三章 利用TRAP标记分析8个福瑞鲤家系的遗传多样性 | 第38-52页 |
| 1 前言 | 第38-39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 ·方法 | 第39-42页 |
|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检测 | 第39-40页 |
| ·引物设计 | 第40页 |
| ·PCR扩增 | 第40-41页 |
| ·数据处理 | 第41-42页 |
| 3 结果分析 | 第42-48页 |
| ·TRAP引物的筛选 | 第42-43页 |
| ·8个家系的遗传多样性 | 第43-46页 |
| ·家系间的遗传分化及聚类分析 | 第46-48页 |
| ·遗传分化 | 第46-48页 |
| ·聚类分析 | 第48页 |
| ·家系间潜在特异性标记 | 第48页 |
| 4 讨论 | 第48-52页 |
| ·遗传多样性 | 第48-50页 |
| ·遗传分化及聚类分析 | 第50页 |
| ·潜在分子标记 | 第50-52页 |
| 第四章 福瑞鲤TRAP标记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52-62页 |
| 1 前言 | 第52-53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53-55页 |
| ·材料 | 第53页 |
| ·实验鱼选择 | 第53页 |
| ·实验过程 | 第53页 |
| ·方法 | 第53-55页 |
|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检测 | 第53页 |
| ·引物设计 | 第53-55页 |
| ·PCR扩增 | 第55页 |
| ·数据处理 | 第5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5-59页 |
| ·生长性状的分布特征 | 第55-56页 |
| ·TRAP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第56页 |
| ·生长速度慢福瑞鲤群体生长性状与TRAP标记的相关性分析 | 第56页 |
| ·生长速度快福瑞鲤群体生长性状与TRAP标记的相关性分析 | 第56-59页 |
| 4 讨论 | 第59-62页 |
| ·TRAP分子标记分析 | 第59页 |
| ·TRAP标记与福瑞鲤群体生长性状的关联性 | 第59-62页 |
| 全文结论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6页 |
| 附录:试验试剂及配置 | 第76-80页 |
| 致谢 | 第80-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