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理性·神性—逻各斯在西方早期文论中的意义演变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25页 |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 (一)“逻各斯”与“秘索思”之关系 | 第9-12页 |
| (二)“逻各斯”与其他学说之关系 | 第12-15页 |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 (一)逻各斯与语言之关系 | 第15-16页 |
| (二)逻各斯与宗教之关系 | 第16-17页 |
| (三)逻各斯与近现代思想流派之关系 | 第17-20页 |
| (四)逻各斯与比较诗学之关系 | 第20-22页 |
|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进路 | 第22-25页 |
| (一)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二)研究进路 | 第23-25页 |
| 第一章 作为“言说”的逻各斯 | 第25-41页 |
| 一、诗人的言说 | 第25-30页 |
| 二、戏剧家的言说 | 第30-34页 |
| 三、言说转变的原因所在 | 第34-41页 |
| (一)人类自我意识的增强 | 第34-36页 |
| (二)自然哲学的兴起 | 第36-41页 |
| 第二章 作为“理性”的逻各斯 | 第41-55页 |
| 一、言说的双重性 | 第42-45页 |
| 二、逻各斯中的真理 | 第45-46页 |
| 三、“诗学”的诞生 | 第46-52页 |
| 四、理性逻各斯的崛起 | 第52-55页 |
| 第三章 作为“神性”的逻各斯 | 第55-71页 |
| 一、内外逻各斯的提出 | 第55-58页 |
| 二、犹太教与逻各斯 | 第58-63页 |
| 三、基督教与逻各斯 | 第63-71页 |
| (一)逻各斯的人格化 | 第64-65页 |
| (二)逻各斯即神 | 第65-68页 |
| (三)通过逻各斯认识神 | 第68-71页 |
| 结语 | 第71-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95页 |
| 附录 | 第95-238页 |
| 一、古希腊主要文献中的逻各斯 | 第95-212页 |
| 二、古希腊主要文献中的秘索思 | 第212-233页 |
| 三、逻各斯与秘索思之交互关系 | 第233-238页 |
| (一)秘索思与逻各斯:前强后弱 | 第233-235页 |
| (二)逻各斯的崛起 | 第235-236页 |
| (三)秘索思与逻各斯:前弱后强 | 第236-237页 |
| (四)小结 | 第237-23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238-239页 |
| 致谢 | 第2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