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8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16-18页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1页 |
·人格与人格魅力及其养成 | 第18-19页 |
·教师的人格魅力与中学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 | 第19-20页 |
·中学政治教师人格魅力的基本特征 | 第20-21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教师人格的阐述 | 第21-22页 |
·安德森的人格品质理论 | 第22-24页 |
3 中学政治教师应当具备的人格魅力 | 第24-27页 |
·道德魅力:品德高尚,大爱无私 | 第24页 |
·政治魅力:立场坚定,忠于祖国 | 第24-25页 |
·学识魅力:专业精深,技能娴熟 | 第25页 |
·生活魅力:阅历丰富,理智平和 | 第25-26页 |
·语言魅力:新鲜活泼,风趣幽默 | 第26页 |
·形象魅力:温文尔雅,平易近人 | 第26-27页 |
4 阻碍中学政治教师人格魅力养成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27-31页 |
·阻碍中学政治教师人格魅力养成的主要问题 | 第27-28页 |
·师德的持续修养功夫不够 | 第27页 |
·观念落后,知识陈旧 | 第27-28页 |
·政治课教学的政治意识弱化 | 第28页 |
·知识传授重于人格培养 | 第28页 |
·阻碍中学政治教师人格魅力养成的主要问题之原因 | 第28-31页 |
·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模糊、职业价值弱化造成职业责任感降低 | 第29页 |
·学校:缺乏教师人格的具体要求和考察激励制度 | 第29页 |
·教育主管部门:中学政治课定位不当与教师职业要求空泛 | 第29-31页 |
5 中学政治教师人格魅力养成的主要路径 | 第31-38页 |
·中学政治教师要激发教师人格修炼的内在动力 | 第31-34页 |
·牢固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 第31页 |
·始终坚持“师德”修养的核心地位 | 第31-32页 |
·注重自我调适,形成积极健康稳定的教学心态 | 第32页 |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积累和更新专业知识 | 第32-33页 |
·注重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 第33-34页 |
·坚持锤炼语言艺术,持续优化课堂表达效果 | 第34页 |
·学校建立健全中学政治教师人格魅力养成的制度 | 第34-36页 |
·建立健全以道德品质为首的师德考察制度 | 第34-35页 |
·建立健全以政治素质为重的政治引领制度 | 第35页 |
·建立健全以自修与进修相结合的学习培训制度 | 第35-36页 |
·建立健全以评优与宣传相结合的榜样示范制度 | 第36页 |
·教育主管部门调整、完善并监督落实有关政策规范 | 第36-38页 |
·调整规范中学政治课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 第36-37页 |
·制定完善并督促落实教师职业规范 | 第37-38页 |
6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A:教师访谈设计 | 第41-42页 |
附录B:中学优秀政治教师个案分析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