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基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稳定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理论意义第10页
     ·实践意义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14页
     ·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第11-12页
     ·关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第12-13页
     ·关于职业倦怠对高等教育事业负性影响的研究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2章 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背景第15-20页
   ·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状态第15-18页
     ·职业内容与要求第15-16页
     ·职业强度与难度第16页
     ·职业环境与发展第16-17页
     ·职业地位的社会评价第17-18页
   ·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指向第18-20页
     ·民办高校的生源特点第18页
     ·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第18页
     ·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第18-20页
第3章 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多维度分析第20-31页
   ·调查基本设计方案第20-22页
     ·调查目的第20页
     ·样本处理第20-21页
     ·调查方法第21-22页
   ·调查结果分析第22-27页
     ·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整体状况分析第22-23页
     ·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结构分析第23-27页
   ·结论第27-31页
     ·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整体情况第27页
     ·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结构情况第27-31页
第4章 职业倦怠对师资队伍稳定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第31-41页
   ·调查基本设计方案第31-32页
     ·调查对象第31页
     ·调查方法第31-32页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2-35页
     ·社会因素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第32-33页
     ·学校因素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第33-34页
     ·学生因素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第34页
     ·教师个人及专业发展因素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第34-35页
   ·结论第35-41页
     ·政策因素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第35-36页
     ·社会因素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第36-37页
     ·学校因素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第37-38页
     ·学生因素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第38-39页
     ·教师个人及专业发展因素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第39-40页
     ·调查分析结论第40-41页
第5章 消除职业倦怠因素稳定师资队伍的对策第41-49页
   ·政策层面:完善政策法规,为民办高校发展护航第41-43页
     ·提供公平的公共政策与环境第41-42页
     ·明确民办高校的发展方向第42页
     ·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政策监管第42页
     ·优化民办高校内部的政策环境第42-43页
   ·社会层面:增强公众对民办教师的认可度第43-44页
     ·公众要理性看待民办高校,建立合理期望与评价标准第43页
     ·构建良好的公共信任、支援的氛围第43-44页
   ·学校层面:提升教师的学校归属感第44-46页
     ·提高教师的福利保障水平第44-45页
     ·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第45-46页
     ·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化第46页
     ·建立循序渐进的教师培训进修、专技资格晋升制度第46页
   ·教师层面:实现有效的自我激励第46-48页
     ·正确认识和看待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第47页
     ·善于进行自我调适第47-48页
   ·学生层面:实现有效的自我激励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件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投资研究
下一篇:高校艺术学科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