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多相电机的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数字化设计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 | 第19-22页 |
·推进器型式的选择 | 第19页 |
·推进电动机型式的选择 | 第19-20页 |
·变频器型式的选择 | 第20-22页 |
·电压等级的选择 | 第22页 |
·主要设备的匹配问题 | 第22页 |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螺旋桨设计研究 | 第24-39页 |
·基于模型的系统开发流程 | 第24-25页 |
·船舶阻力因素 | 第25-26页 |
·负载装置模型的分析 | 第26-27页 |
·螺旋桨与船体的相互作用 | 第27-28页 |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螺旋桨设计 | 第28-35页 |
·RBF神经网络概述 | 第29-30页 |
·RBF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 第30-31页 |
·RBF神经网络逼近非线性映射 | 第31-32页 |
·螺旋桨图谱设计流程 | 第32-33页 |
·图谱的离散回归 | 第33-34页 |
·具体算例 | 第34-35页 |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船桨建模与仿真研究 | 第35-38页 |
·船体的RBF神经网络建模 | 第35-37页 |
·螺旋桨的RBF神经网络建模 | 第37页 |
·船桨模型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电机选型AlP FCE方法研究 | 第39-49页 |
·电机选型评估体系的建立 | 第39-40页 |
·电机选型方案的评价指标 | 第40-42页 |
·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42-45页 |
·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 | 第42-43页 |
·评价指标类型的无量纲化 | 第43-45页 |
·修改后的隶属函数 | 第45页 |
·权系数的确定 | 第45-46页 |
·具体实例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六相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研究 | 第49-70页 |
·矢量控制基础 | 第49-54页 |
·矢量控制 | 第49-50页 |
·矢量坐标变换 | 第50-54页 |
·六相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变换 | 第54-57页 |
·静止坐标系下六相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54-55页 |
·旋转坐标系下六相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 | 第55-57页 |
·六相同步电机气隙磁场定向矢量控制 | 第57-65页 |
·气隙磁场定向控制基本原理 | 第57-59页 |
·六相同步电机MT轴气隙磁链方程与电磁方程 | 第59-60页 |
·六相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 第60-65页 |
·六相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仿真结果 | 第65-68页 |
·船舶电力推进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数字化设计仿真 | 第70-84页 |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数字化设计总体设计 | 第70-71页 |
·数字化设计软件要求 | 第70页 |
·数字化设计软件功能 | 第70-71页 |
·数字化设计软件流程 | 第71页 |
·图形用户界面(GUI)介绍 | 第71-74页 |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数字化设计实现 | 第74-80页 |
·登录界面的建立 | 第75页 |
·船舶阻力分析界面的建立 | 第75-76页 |
·螺旋桨设计界面的建立 | 第76-77页 |
·船桨一体化仿真界面的设计 | 第77页 |
·六相同步电机选型界面的设计 | 第77-78页 |
·六相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分析界面的设计 | 第78页 |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变频调速仿真分析界面的设计 | 第78-79页 |
·设计结果输出界面的设计 | 第79-80页 |
·仿真实例 | 第80-83页 |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数字化设计仿真结果分析 | 第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