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

名誉侵权责任方式之中美法比较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名誉侵权责任方式的基本问题第12-21页
 一、名誉侵权的概念第12-14页
  (一) 何为名誉权第12页
  (二) 何为名誉侵权第12-14页
 二、名誉侵权责任方式的内涵和功能第14-17页
  (一) 名誉侵权责任方式的内涵第14-15页
  (二) 损害赔偿责任方式的功能与意义第15-16页
  (三) 其他非金钱责任方式的优势与实践意义第16-17页
 三、我国名誉侵权责任方式立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17-21页
  (一) 对名誉侵权责任方式的立法规制第17-18页
  (二) 现行立法存在的问题第18-21页
第二章 美国名誉侵权责任方式的法律理论与实践第21-35页
 一、损害赔偿第21-28页
  (一) 可请求所有类型损害赔偿的书面诽谤与影响损害赔偿类型的口头诽谤第21页
  (二) 传统美国侵权法中名誉损害赔偿的类型第21-24页
  (三) 三大判例对传统损害赔偿制度的修正第24-26页
  (四) 美国损害赔偿制度的优势——从公民名誉的价值谈起第26-28页
 二、撤回第28-31页
  (一) 撤回的法律概念第28页
  (二) 撤回的适用——作为证据的撤回及作为责任方式的撤回第28-30页
  (三) 撤回在司法实践中的优势第30-31页
  (四) 撤回制度的局限——强制撤回的困境与难点第31页
 三、美国法中关于宣示性判决的理论建议第31-35页
  (一) 以损害赔偿为主的现行责任方式体系的缺陷第31-32页
  (二) 宣示性判决的可行性、宪法制约与几点建议第32-35页
第三章 关于我国名誉侵权责任方式的比较思考与建议第35-44页
 一、损害赔偿制度的比较分析与借鉴第35-37页
  (一) 我国赔偿损失的主要法律制度及实践第35-36页
  (二) 美国损害赔偿制度对我国的赔偿损失制度的借鉴第36-37页
 二、撤回制度对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启示与相关立法构想第37-38页
 三、赔礼道歉作为我国独特的名誉侵权责任方式的实践与现实意义第38-42页
  (一) 扎根于东方文化的赔礼道歉制度第39页
  (二) 赔礼道歉责任方式的实践第39-40页
  (三) 赔礼道歉责任方式可能涉及的争议第40-41页
  (四) 浅议赔礼道歉责任方式的改进方向第41-42页
 四、衡平救济的存废——禁令之争与我国停止侵害之比较思考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日耳曼法上的“以手护手”
下一篇:论美国法院对于行政机关解释成文法的司法尊重制度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