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与延安文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上海“亭子间”时期的周立波 | 第10-13页 |
(一) 痛苦的煎熬与彻底的洗礼 | 第10-12页 |
(二) 周立波“亭子间”时期的文学创作 | 第12-13页 |
二、 延安时期的周立波 | 第13-19页 |
(一) 为了新的希望与梦想奔赴延安 | 第13-14页 |
(二) 鲁艺时的教员生涯与创作活动 | 第14-17页 |
(三) 聆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第17-19页 |
三、 周立波对《讲话》精神地践行与发展 | 第19-24页 |
(一) 对照《讲话》深刻反省 | 第19-20页 |
(二) 融入群众寻找创作源泉 | 第20-21页 |
(三) 下乡入伍体验并创作 | 第21-24页 |
四、 周立波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 | 第24-32页 |
(一) 周立波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24-28页 |
(二) 周立波小说的语言探索 | 第28-30页 |
(三) 周立波对小说民族形式的探索 | 第30-32页 |
五、 周立波对湖南文学界的影响 | 第32-35页 |
(一) 用心培养文学新人 | 第32-33页 |
(二) 周立波与“茶子花”派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7页 |
注释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
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