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及特点 | 第11-14页 |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驱动系统结构 | 第11-12页 |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驱动系统结构 | 第12-13页 |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驱动系统结构 | 第13-14页 |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 第15页 |
·能量管理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仿真软件 ADVISOR 及其系统模块建模 | 第18-37页 |
·ADVISOR 仿真软件工作原理 | 第18-22页 |
·ADVISOR 仿真软件的参数输入和路况选择 | 第18-20页 |
·ADVISOR 的非界面运行 | 第20-21页 |
·ADVISOR 的优化方法 | 第21-22页 |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仿真方法及其参数 | 第22-25页 |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主要部件模型 | 第25-34页 |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车体模型 | 第25-28页 |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结构模型 | 第28-30页 |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机结构模型 | 第30-32页 |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模型 | 第32-34页 |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基于多层次参数扫描优化算法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 | 第37-43页 |
·多层次参数扫描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37-38页 |
·优化问题分析 | 第38-39页 |
·多层次参数扫描优化算法的参数设置 | 第39页 |
·仿真优化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粒子群优化模糊控制器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 | 第43-57页 |
·模糊控制的特点 | 第43-44页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44-49页 |
·模糊转矩分配控制器结构模型 | 第44页 |
·模糊化接口 | 第44页 |
·输入量的变换 | 第44-45页 |
·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 | 第45-46页 |
·模糊控制的规则 | 第46-47页 |
·模糊推理系统的设计 | 第47-49页 |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控制器 | 第49-52页 |
·模糊控制规则和隶属度函数的编码 | 第49-51页 |
·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流程 | 第51-52页 |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2-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7-58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和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