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9-10页 |
·研究进展与现状 | 第10-13页 |
·研究方法与目标 | 第13页 |
·配网长效三相平衡优化运行策略的特点及其困难 | 第13页 |
·研究步骤与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配网长效三相平衡优化运行策略数学模型与目标函数 | 第15-26页 |
·目标函数 | 第15-17页 |
·网损优化目标 | 第15页 |
·三相电流不平衡度优化目标 | 第15-16页 |
·中性线电流优化目标 | 第16页 |
·电压不平衡度优化目标 | 第16-17页 |
·长效三相平衡优化换相策略 | 第17-22页 |
·连接类型的确认 | 第18-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长效换相目标函数及其数学模型 | 第20-21页 |
·长效三相平衡优化换相模型 | 第21页 |
·长效三相平衡优化换相目标函数 | 第21-22页 |
·长效配网重构策略 | 第22-25页 |
·长效配网重构目标函数 | 第22页 |
·开关变量设计 | 第22-23页 |
·无效解处理 | 第23-24页 |
·配网重构流程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配网三相潮流计算 | 第26-31页 |
·配网三相潮流计算的特点 | 第26页 |
·配网长效三相平衡优化运行策略的三相潮流计算 | 第26-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模拟结晶优化算法 | 第31-38页 |
·模拟结晶优化算法基本原理 | 第31-32页 |
·模拟结晶优化算法 | 第32页 |
·分子受力模型 | 第32-33页 |
·分子热运动速度模型 | 第33-34页 |
·模拟结晶算法程序 | 第34-35页 |
·算法收敛性分析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算法流程与模块功能 | 第38-47页 |
·程序模块分析 | 第38-39页 |
·初始网络数据模块 | 第39-40页 |
·优化算法模块 | 第40-42页 |
·种群初始化 | 第41页 |
·算法迭代部分 | 第41-42页 |
·长效配网重构模块 | 第42-44页 |
·网络判据模块 | 第42-43页 |
·节点排序模块 | 第43-44页 |
·长效三相平衡优化换相模块 | 第44-45页 |
·三相潮流计算模块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配网长效三相平衡优化运行 | 第47-58页 |
·典型配电系统介绍 | 第47-48页 |
·IEEE 34 节点配电系统 | 第47-48页 |
·IEEE 33 节点配电系统 | 第48页 |
·三相平衡优化换相案例 | 第48-54页 |
·配网长效三相平衡优化运行策略案例 | 第54-5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总结 | 第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