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地下连续墙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地基液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 第12-13页 |
·本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的概述 | 第15-30页 |
·井筒地连墙的特征 | 第15-25页 |
·地下连续墙和地下连续墙基础的定义 | 第15-16页 |
·地下连续墙基础的分类 | 第16-17页 |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的设计 | 第17-24页 |
·适用于井筒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的相关构造规定 | 第24-25页 |
·井筒式地连墙的优缺点及与其他基础形式的比较 | 第25-27页 |
·井筒式地连墙在桥梁基础中的应用 | 第27-29页 |
·井筒式地连墙基础在悬索桥锚碇基础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用作桥梁基础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30-36页 |
·FLAC3D程序简介 | 第30页 |
·FLAC3D的收敛标准 | 第30-31页 |
·静力收敛标准 | 第30页 |
·动力时间步设置 | 第30-31页 |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31-35页 |
·基本假定 | 第31-32页 |
·计算范围 | 第32-33页 |
·几何模型尺寸 | 第33-34页 |
·极限荷载的确定 | 第34页 |
·接触面的设立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的静力承载特性 | 第36-52页 |
·初始模型计算 | 第36-38页 |
·模型建立 | 第36-37页 |
·初始地应力场的生成 | 第37-38页 |
·竖向极限荷载 | 第38-42页 |
·竖向荷载下改变墙体参数对墙体沉降量的影响 | 第42-45页 |
·墙深的影响 | 第42-44页 |
·墙宽的影响 | 第44-45页 |
·竖向荷载下改变土体参数对墙体沉降量的影响 | 第45-51页 |
·体积模量的影响 | 第45-47页 |
·剪切模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内摩擦角的影响 | 第48-50页 |
·密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地基液化数值分析 | 第52-73页 |
·地基液化概述 | 第52-54页 |
·液化的定义和原因 | 第52页 |
·液化的影响因素和常见的液化土类别 | 第52-53页 |
·地基液化危害类型和特点 | 第53-54页 |
·井筒地连墙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完全非线性动力耦合分析 | 第54-60页 |
·网格尺寸的设置 | 第55页 |
·输入载荷的校正 | 第55-57页 |
·动孔压模型与土体的液化 | 第57-58页 |
·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58页 |
·局部阻尼 | 第58-59页 |
·完全非线性动力耦合分析步骤 | 第59-60页 |
·井筒地连墙桥梁基础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完全非线性动力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 | 第60-72页 |
·分析步骤 | 第60页 |
·土体和墙体参数 | 第60-61页 |
·模型相关信息 | 第61-62页 |
·初始应力生成及塑性模型 | 第62-63页 |
·施加孔压 | 第63-64页 |
·加载地震动 | 第64-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73-75页 |
1 结论 | 第73页 |
2 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