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的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沥青路面再生方法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路面再生技术分类 | 第14-16页 |
·路面冷再生稳定剂 | 第16-17页 |
·物理类稳定剂 | 第16页 |
·化学类稳定剂 | 第16-17页 |
·沥青类稳定剂 | 第17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乳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19-45页 |
·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简介 | 第19-23页 |
·美国沥青再生协会(ARRA)设计方法 | 第19-21页 |
·Chevron设计法 | 第21页 |
·AI设计法 | 第21-22页 |
·修正的Superpave设计方法 | 第22页 |
·本文所采用的设计方法 | 第22-23页 |
·试验用原材料分析与评价 | 第23-29页 |
·现场铣刨料分析 | 第23-28页 |
·乳化沥青 | 第28-29页 |
·冷再生混合料合成级配的确定 | 第29-31页 |
·分档筛分铣刨料 | 第29-30页 |
·新集料筛分结果 | 第30页 |
·混合料合成级配 | 第30-31页 |
·确定最佳含水量 | 第31-35页 |
·确定水泥用量 | 第31-32页 |
·确定最佳含水量 | 第32-35页 |
·最佳乳化沥青用量(OEC)的确定 | 第35-40页 |
·马歇尔击实成型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OEC_1) | 第36-38页 |
·旋转压实法确定乳化沥青最佳用量 | 第38-40页 |
·配合比设计结果 | 第40页 |
·试件养生方法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乳化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 | 第45-61页 |
·飞散试验 | 第45-46页 |
·高温稳定性 | 第46-53页 |
·车辙试验 | 第47-48页 |
·单轴贯入试验 | 第48-53页 |
·低温性能 | 第53-55页 |
·水稳定性 | 第55-59页 |
·试验方法 | 第55-56页 |
·试验分析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现场试验路施工 | 第61-75页 |
·原路面调查 | 第61-65页 |
·路况调查 | 第61-65页 |
·现场试验路结构 | 第65页 |
·乳化沥青冷再生施工 | 第65-68页 |
·路面铣刨 | 第66页 |
·冷再生混合料拌合 | 第66-67页 |
·再生混合料摊铺碾压 | 第67-68页 |
·养生 | 第68页 |
·现场检测 | 第68-74页 |
·原材料含水量 | 第69-70页 |
·原材料级配 | 第70-72页 |
·现场取芯检测 | 第72-73页 |
·弯沉检测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第75-76页 |
·再生路面的直接经济效益 | 第75页 |
·再生沥青路面的社会、环境效益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与科研情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