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南昌市赣江西岸滨水开放空间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3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9页
       ·研究目的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国内相关研究第9-10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0-13页
2.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第13-16页
     ·相关概念及形态类型第13-14页
       ·滨水区第13页
       ·城市滨河景观第13页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第13页
       ·城市滨江堤岸空间第13页
       ·斑块第13页
       ·廊道第13-14页
       ·河流廊道第14页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形态类型第14页
     ·理论依据第14-16页
       ·环境心理学第14-15页
       ·环境行为学第15页
       ·景观生态学第15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5-16页
3.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人类行为规律第16-21页
     ·行为的多样性和行为环境的塑造第16页
     ·人的需求理论——马斯洛(Maslow)的层级论第16-17页
     ·人在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中的心理需求第17-19页
       ·亲水性第17-18页
       ·安全性第18页
       ·舒适性第18页
       ·交流性第18页
       ·景观性第18-19页
       ·文化性第19页
     ·亲水活动类型及活动内容第19-21页
4. 南昌市赣江西岸滨水开放空间现状分析第21-45页
     ·现状概况第21-23页
       ·南昌地理环境分析第21-22页
       ·南昌水域分布情况第22页
       ·赣江西岸南昌段滨水户外开放空间分布第22-23页
     ·调查分析第23-30页
       ·调查方法第23-24页
       ·使用者行为观察与注记第24-26页
       ·使用者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26-30页
     ·重点区域滨水开放空间使用情况分析第30-36页
       ·秋水广场第30-32页
       ·赣文化长廊第32-34页
       ·渔舟湾湿地公园第34-36页
     ·区域内部环境景观元素分析第36-40页
       ·交通元素第36-38页
       ·辅助元素第38-40页
       ·管理元素第40页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心理需求分析第40-44页
       ·不同年龄群体在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中的行为规律第40-41页
       ·满足不同年龄群体心理需求的设计要求第41-44页
     ·环境景观元素及亲水设施使用影响因素第44-45页
5. 南昌市赣江西岸滨水开放空间设计原则第45-48页
     ·上位规划原则第45页
     ·空间的延续性和异质性第45页
       ·空间的延续性第45页
       ·空间的异质性第45页
     ·亲水性第45页
     ·安全性第45-46页
     ·生态性第46页
       ·遵循景观生态学的概念第46页
       ·建造生态护岸第46页
       ·原生生态景观营造第46页
     ·地域性和人文性第46-48页
6. 南昌市赣江西岸滨水开放空间总体评价与提升策略第48-53页
     ·总体评价第48-49页
     ·提升策略第49-53页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环境提升策略第49-51页
       ·基于生态性的提升策略第51-52页
       ·基于历史文化的提升策略第52-5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3-54页
     ·结论第53页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昌市滨水驳岸景观生态性设计研究
下一篇:城市公园微地形设计探析--以南昌人民公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