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南昌市滨水驳岸景观生态性设计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s第6-7页
1 绪论第7-10页
   ·研究背景第7页
   ·研究内容第7-8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页
     ·研究目的第8页
     ·研究意义第8页
   ·研究方法第8-10页
2 相关概念及文献研究第10-15页
   ·相关概念第10页
     ·滨水第10页
     ·滨水驳岸第10页
     ·生态性驳岸第10页
     ·滨水景观第10页
     ·生态设计第10页
   ·滨水驳岸景观生态性设计文献研究第10-15页
     ·发展历程第10-13页
     ·相关理论第13-14页
     ·小结第14-15页
3 滨水驳岸景观生态性设计基础第15-21页
   ·景观构成第15页
     ·蓝带第15页
     ·绿带第15页
     ·灰带第15页
   ·景观特征第15-16页
     ·生物多样性第15页
     ·景观异质性第15页
     ·生态敏感性第15-16页
     ·地域文化性第16页
   ·滨水驳岸景观生态性设计特征第16-21页
     ·功能性第16-17页
     ·生态性驳岸的类型第17-19页
     ·与传统驳岸之间的差异第19-21页
4 滨水驳岸景观生态性设计原则及评价体系第21-31页
   ·设计原则第21-25页
     ·保证水利防洪的基本要求第21页
     ·保证景观和生态功能第21页
     ·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第21-22页
     ·保证植物栽植要求第22-25页
   ·评价体系第25-31页
     ·格局—过程—界面层面第25-27页
     ·物种—通道—生境层面第27-28页
     ·扰动—足迹—健康层面第28-31页
5 南昌市滨水驳岸案例分析及对策第31-57页
   ·南昌市滨水驳岸总体现状第31-33页
     ·驳岸现状第31-32页
     ·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赣江滨水驳岸第33-40页
     ·赣江简介第33-34页
     ·灰带现状第34-35页
     ·蓝带现状第35-36页
     ·绿带现状第36页
     ·生态性评价第36-39页
     ·对策第39-40页
   ·抚河滨水驳岸第40-45页
     ·抚河简介第40页
     ·灰带现状第40-41页
     ·蓝带现状第41-42页
     ·绿带现状第42页
     ·生态性评价第42-44页
     ·对策第44-45页
   ·内四湖滨水驳岸第45-52页
     ·内四湖简介第45-46页
     ·灰带现状第46-47页
     ·蓝带现状第47页
     ·绿带现状第47页
     ·生态性评价第47-50页
     ·对策第50-52页
   ·“外四湖”之—青山湖滨水驳岸第52-56页
     ·青山湖简介第52页
     ·灰带现状第52-53页
     ·蓝带现状第53页
     ·绿带现状第53页
     ·生态性评价第53-55页
     ·对策第55-56页
   ·小结第56-57页
6 结语第57-59页
   ·结论第57页
   ·探讨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西省新农村景观建设研究--以安义县为例
下一篇:南昌市赣江西岸滨水开放空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