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理(机械建筑类)教材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8-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0页 |
·研究的内容及说明 | 第10-12页 |
第二章 三版教材呈现内容与形式的比较研究 | 第12-28页 |
·教材的体系结构 | 第12-15页 |
·人教版中职物理教材的结构详解(附录 A) | 第12页 |
·高教版中职物理教材的结构详解(附录 B) | 第12页 |
·机械版中职物理教材的结构详解(附录 C) | 第12页 |
·教材主线的比较 | 第12-13页 |
·教材内容比较 | 第13页 |
·各部分知识内容联系的比较 | 第13-15页 |
·教材风格的比较 | 第15-22页 |
·版式设计比较 | 第15页 |
·插图应用的比较 | 第15-16页 |
·栏目比较 | 第16-22页 |
·三版教材具体内容的比较——以《安全用电》为例 | 第22-28页 |
·本节的篇幅 | 第22页 |
·本节的引入 | 第22-23页 |
·本节的插图 | 第23-26页 |
·本节知识内容的深广度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教材的特色与特点比较研究 | 第28-37页 |
·指导思想 | 第28-31页 |
·人教版教材的指导思想 | 第28-29页 |
·高教版教材的指导思想 | 第29-30页 |
·机械版教材的指导思想 | 第30页 |
·比较三版教材的指导思想 | 第30-31页 |
·可读性 | 第31-36页 |
·导入语的可读性 | 第31-33页 |
·正文的可读性 | 第33-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7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附录 A | 第42-46页 |
附录 B | 第46-51页 |
附录 C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