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18页 |
·选题缘由 | 第7-10页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10-11页 |
·比较研究法 | 第11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师范生 | 第11页 |
·教学能力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论文框架 | 第16-18页 |
2. 数学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特殊性 | 第18-24页 |
·学科特点 | 第18-19页 |
·新课标形势下数学师范生教学能力的需求 | 第19-24页 |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 | 第19-20页 |
·教师教育标准 | 第20-21页 |
·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 | 第21-24页 |
3. 数学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依据 | 第24-29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4-25页 |
·PCK 理论 | 第25-27页 |
·教师专业化理论 | 第27-29页 |
4. 数学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初探 | 第29-38页 |
·课程体系目标 | 第29-30页 |
·育人为本,体现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 | 第29页 |
·实践取向,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 第29页 |
·终身学习,促进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 第29-30页 |
·课程设置原则 | 第30页 |
·宽基础原则 | 第30页 |
·重能力原则 | 第30页 |
·强实践原则 | 第30页 |
·自主选择原则 | 第30页 |
·课程内容框架 | 第30-34页 |
·通识课程模块 | 第32页 |
·专业课程模块 | 第32-33页 |
·综合能力提升课程模块 | 第33页 |
·实践型课程模块 | 第33-34页 |
·课程管理评价 | 第34-38页 |
·课程评价标准 | 第35-36页 |
·加强评价实效,评价主体多元化 | 第36-37页 |
·完善评价监督体系 | 第37-38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38-40页 |
·研究总结 | 第38页 |
·不足和展望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