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 引言 | 第10-2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1-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 国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研究 | 第12-14页 |
2. 国内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研究 | 第14-17页 |
3. 国际融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17-18页 |
(三) 金融危机及融资相关概念 | 第18-21页 |
1. 金融危机及其期间的界定 | 第18页 |
2. 中小企业的涵义和特点 | 第18-20页 |
3. 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二、 金融危机背景下内蒙古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第21-27页 |
(一) 金融危机背景下内蒙古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 第21页 |
(二) 金融危机背景下内蒙古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 第21-22页 |
(三) 金融危机背景下内蒙古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 第22-27页 |
1. 内部困境 | 第23-25页 |
2. 外部困境 | 第25-27页 |
三、 内蒙古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 | 第27-38页 |
(一) 企业自身原因 | 第27-31页 |
1. 信息不对称 | 第27-28页 |
2. 财务制度不规范,信用能力太低导致企业信息度过低 | 第28-29页 |
3. 中小企业整体信用较低,导致资金供给者存在疑虑 | 第29-30页 |
4. 中小企业综合实力较弱 | 第30-31页 |
(二) 金融机构方面原因 | 第31-35页 |
1. 金融机构的贷款要求过高 | 第31-33页 |
2.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落后 | 第33-34页 |
3. 金融创新不够,金融行为重效益多、重服务少 | 第34-35页 |
4. 金融机构融资手续繁琐,耗时耗力致使企业融资不积极 | 第35页 |
5. 银行信贷政策严重不适应内蒙古中小企业 | 第35页 |
(三) 政府部门原因 | 第35-38页 |
1. 政府对中小企业重要性认识不够,其政策扶持力度弱 | 第35-36页 |
2. 存在非正规金融的抑制效应 | 第36页 |
3. 法律法规的支持力度不够 | 第36-38页 |
四、 解内蒙古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 第38-48页 |
(一) 从企业自身出发 | 第38-41页 |
1. 加强融资意识,合理融资 | 第38页 |
2. 强化企业经营素质以及提高管理水平 | 第38-39页 |
3. 应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 | 第39-41页 |
(二) 金融机构的创新 | 第41-43页 |
1. 金融机构要良好利用利率控制风险 | 第41页 |
2. 改进金融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 第41页 |
3. 商业银行尝试融资产品的创新 | 第41-43页 |
4. 金融机构应改进和完善融资管理制度 | 第43页 |
(三) 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 | 第43-48页 |
1.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政补贴及融资支持 | 第44页 |
2. 加强对民间资本的管理和规范 | 第44-45页 |
3. 加大构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强化信用体系建设 | 第45-46页 |
4. 完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法规建设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学术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