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农场论文

托克托县培育发展家庭农场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一、 绪论第12-20页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3页
  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3-17页
 (三)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7-18页
  1. 研究内容第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3. 技术路线第18页
 (四)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8-20页
  1. 本文创新点第18-19页
  2. 本文不足之处第19-20页
二、 家庭农场相关理论与实践第20-35页
 (一) 家庭农场相关理论第20-30页
  1.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理论第20-23页
  2. 家庭农场理论第23-30页
 (二) 家庭农场相关实践第30-35页
  1. 国外典型家庭农场模式实践经验第30-32页
  2. 国内典型家庭农场模式实践经验第32-35页
三、 托克托县农业发展及生产组织形式变迁第35-42页
 (一) 托克托县农业发展概况第35-37页
 (二) 托克托县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迁第37-42页
  1. 改革开放前托县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迁第37-39页
  2. 改革开放后托县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迁第39-42页
四、 托克托县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必要性、可能性及制约因素第42-59页
 (一) 托克托县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必要性第42-43页
  1. 有利于合作化经营第42页
  2. 有利于规模化经营第42页
  3. 有利于专业化经营第42-43页
  4. 有利于产业化经营第43页
 (二) 托克托县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可能性第43-55页
  1. 托克托县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自然资源条件第43-44页
  2. 托克托县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社会经济条件第44-50页
  3. 托克托县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人力资源条件第50-53页
  4. 托克托县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基础设施及技术条件第53-55页
 (三) 托克托县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制约因素第55-59页
  1. 认识程度不足,重视力度不够第55页
  2. 土地流转机制与管理存在缺陷第55-56页
  3. 社会化服务与社会保障不够完善第56-57页
  4. 劳动力素质差,技术管理人才缺乏第57-59页
五、 托克托县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第59-68页
 (一) 托克托县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坚持原则第59-60页
  1. 家庭经营与合作经营相结合第59页
  2. 农民自愿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第59页
  3. 因地制宜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第59-60页
 (二) 托克托县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可选模式第60-62页
  1. “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产业化模式第60页
  2. “家庭农场+合作社”特色多元化模式第60-61页
  3. “家庭农场协会”模式第61-62页
 (三) 托克托县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具体对策建议第62-68页
  1.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宣传认识第62页
  2. 明确认定标准,分类培育发展第62-63页
  3. 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完善流转管理服务第63-64页
  4. 健全社会服务化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64-65页
  5. 健全扶持政策,适度放宽倾斜第65-66页
  6. 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培育职业农民第66-67页
  7. 加强品牌培育力度,扩宽产品营销渠道第67-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科左后旗农牧民消费结构分析
下一篇:金融危机背景下内蒙古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