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深度气压沉箱技术的力学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国内外关于气压沉箱分析方法的研究 | 第13-17页 |
| ·气压沉箱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 ·国内外发展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 ·沉箱工艺与沉井工艺的比较 | 第15-17页 |
| ·气压条件下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研究状况 | 第17-23页 |
| ·土体抗剪强度 | 第17页 |
| ·非饱和土的研究 | 第17-23页 |
| ·基础极限承载力研究状况 | 第23-26页 |
|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26-2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室内试验研究 | 第29-58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GDS 的组成及其功能简介 | 第29-35页 |
| ·系统组成及特点 | 第29-31页 |
| ·功能简介 | 第31-32页 |
| ·主要试验模块 | 第32-35页 |
| ·各向等压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 | 第35-41页 |
| ·试验方法 | 第36-39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 ·K_0 固结三轴试验 | 第41-49页 |
| ·K_0 固结的意义 | 第41-42页 |
| ·K_0 固结试验 | 第42-44页 |
| ·试验方法 | 第44-46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 ·非饱和土常含水量试验 | 第49-57页 |
| ·试验方法 | 第50页 |
| ·气压条件下常水量试验 | 第50-51页 |
| ·非饱和砂质粉土试验应变速率的选择 | 第51页 |
| ·试验方法 | 第51-53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第三章 刃脚基础极限承载力研究 | 第58-83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滑移线法 | 第58-70页 |
| ·滑移线法基本原理 | 第58-65页 |
| ·下沉过程中刃脚基础承载力计算 | 第65-70页 |
| ·有限差分法 | 第70-79页 |
| ·有限差分基本原理 | 第70页 |
| ·刃脚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及分布 | 第70-79页 |
| ·滑移线法与有限差分法计算结果的比较 | 第79-81页 |
| ·结论 | 第81-83页 |
| 第四章 气压沉箱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83-96页 |
| ·引言 | 第83页 |
| ·ABAQUS 简介与算法 | 第83-87页 |
| ·ABAQUS 简介 | 第83-84页 |
| ·接触面算法 | 第84-86页 |
| ·摩擦类型 | 第86-87页 |
|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87-89页 |
| ·参数选取和计算荷载步 | 第89-90页 |
| ·主要计算结果 | 第90-94页 |
| ·结论 | 第94-96页 |
| 第五章 大深度气压沉箱施工过程监测与受力特性分析 | 第96-135页 |
| ·引言 | 第96页 |
| ·工程介绍 | 第96-99页 |
| ·工程概述 | 第96-98页 |
| ·地质条件 | 第98-99页 |
| ·现场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 | 第99-106页 |
| ·现场监测项目 | 第99-100页 |
| ·监测方法和仪器 | 第100-102页 |
| ·监测点布置 | 第102-105页 |
| ·观测频率及报警值 | 第105-106页 |
| ·监测结果与分析 | 第106-127页 |
| ·施工工况 | 第106-108页 |
| ·刃脚土压力监测结果与分析 | 第108-117页 |
| ·侧壁土压力 | 第117-118页 |
| ·侧壁摩阻力 | 第118-119页 |
| ·钢筋内力 | 第119-124页 |
| ·土体侧斜 | 第124-126页 |
| ·地表沉降 | 第126-127页 |
| ·监测结果与计算结果比较 | 第127-133页 |
| ·刃脚土压力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分析 | 第127-130页 |
| ·侧向土压力和侧壁摩阻力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分析 | 第130-131页 |
| ·地表沉降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131-133页 |
| ·结论 | 第133-135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5-138页 |
| ·全文总结 | 第135-136页 |
| ·研究展望 | 第136-1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8-148页 |
| 致谢 | 第148-149页 |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