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符号表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41页 |
·引言 | 第17页 |
·柴油机的主要排放物及其危害 | 第17-19页 |
·氮氧化物的危害及形成机理 | 第18页 |
·颗粒物的危害及形成机理 | 第18-19页 |
·柴油机排放法规 | 第19-20页 |
·催化同时去除NO_x和碳烟的研究进展 | 第20-30页 |
·催化同时去除NO_x 和碳烟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催化同时去除NO_x 和碳烟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22-30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41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原理 | 第41-50页 |
·引言 | 第41页 |
·催化剂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41-44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1-42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42-43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43-44页 |
·催化剂的化学性能评价-程序升温反应技术 | 第44-45页 |
·催化剂的微观反应机理研究 | 第45-48页 |
·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 第45-47页 |
·拉曼光谱分析技术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第三章 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第50-69页 |
·引言 | 第50页 |
·LA_(0.8)K_(0.2)MNO_3 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第50-58页 |
·La_(0.8)K_(0.2)MnO_3 的制备 | 第50-51页 |
·La_(0.8)K_(0.2)MnO_3 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51-52页 |
·La_(0.8)K_(0.2)MnO_3 的化学性能评价 | 第52-58页 |
·BAAL_2O_4 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第58-64页 |
·BaAl_2O_4 的制备 | 第58-59页 |
·BaAl_2O_4 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59-61页 |
·BaAl_2O_4 的化学性能评价 | 第61-64页 |
·LA_(0.8)K_(0.2)MNO_3 和BAAL204 催化碳烟和NO_X反应性能比较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第四章 NO_X在BAAL204表面微观反应行为研究 | 第69-90页 |
·引言 | 第69-70页 |
·BAAL_20_4 表面酸性测定 | 第70-71页 |
·实验用气体的气相漫反射分析 | 第71-72页 |
·不同条件下NO 在BAAL204 表面的吸附状态 | 第72-78页 |
·BaAl_2O_4 表面NO_((ad))在He 中的变化 | 第72-74页 |
·BaAl_2O_4 表面NO_((ad))在NO(0.5%)/He 中的变化 | 第74-75页 |
·BaAl_2O_4 表面NO_((ad))在O_2(5%)/He 中的变化 | 第75-77页 |
·BaAl_2O_4 表面NO_((ad))与O_2_((ad))的反应 | 第77-78页 |
·NO+O_2 在BAAL_2O_4 表面的共吸附行为 | 第78-81页 |
·BaAl_2O_4 表面共吸附NO+O_2 后在He 中的变化 | 第78-80页 |
·BaAl_2O_4 表面共吸附NO+O_2 后在NO(0.5%)/O_2(5%)中的变 | 第80-81页 |
·氧含量对NO+O_2 在BAAL_2O_4 表面共吸附的影响 | 第81-83页 |
·时间对NO+O_2 在BAAL_2O_4 表面共吸附的影响 | 第83-84页 |
·NO_x在BAAL_2O_4 表面的微观反应 | 第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第五章 BAAL_2O_4催化碳烟还原NO_x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90-105页 |
·引言 | 第90页 |
·RAMAN 分析O_2、NO 和NO_2 与碳烟的反应 | 第90-91页 |
·试验方法 | 第90页 |
·结果分析 | 第90-91页 |
·CO_2 在BAAL_2O_4 表面的吸附 | 第91-92页 |
·试验方法 | 第91-92页 |
·结果分析 | 第92页 |
·碳烟与NO_x在BAAL_2O_4 表面原位反应的研究 | 第92-100页 |
·试验样品的制备 | 第92-93页 |
·碳烟与NO_2_((ad))在BaAl_2O_4 表面的反应 | 第93-95页 |
·碳烟与NO_((ad))在BaAl_2O_4 表面的反应 | 第95-97页 |
·NO+O_2 与碳烟在BaAl_2O_4 表面的反应 | 第97-98页 |
·O_2 含量对碳烟与NO_x 反应的影响 | 第98-99页 |
·速控步骤的确定 | 第99-100页 |
·碳烟和NO_x在催化剂表面的微观反应机理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第六章 分子模型及轨道模拟计算 | 第105-113页 |
·引言 | 第105-106页 |
·EHMO 计算原理 | 第106页 |
·计算条件 | 第106页 |
·构建BAAL_2O_4 晶体 | 第106-108页 |
·构建、优化分子模型及分子轨道计算 | 第108-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3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 第113-116页 |
·全文总结 | 第113-115页 |
·工作展望 | 第115-116页 |
创新点说明 | 第116-117页 |
无机物种的红外特征吸收峰附录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