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V-ATP 酶概述 | 第7-10页 |
·V-ATP 酶的结构与功能 | 第7-8页 |
·V-ATP 酶的质子转运机制 | 第8页 |
·V-ATP 酶的活性调控 | 第8-10页 |
·V-ATP 酶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RAVE 复合物的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RAVE 复合物的发现 | 第10-11页 |
·RAVE 复合物的结构 | 第11页 |
·RAVE 复合物的功能 | 第11-12页 |
·α-异丙基苹果酸异构酶(Leu1p)简述 | 第12-13页 |
·本课题的意义和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3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30页 |
·材料 | 第14-16页 |
·菌种与质粒 | 第14页 |
·主要试剂 | 第1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4页 |
·培养基 | 第14-15页 |
·主要溶液 | 第15-16页 |
·方法 | 第16-30页 |
·RAVE 复合物及其相关蛋白的纯化 | 第16页 |
·FLAG-Rav2p 融合蛋白的 western blot 检测 | 第16-17页 |
·质谱鉴定 | 第17页 |
·Leu1p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7页 |
·引物设计 | 第17-18页 |
·酿酒酵母基因组的提取 | 第18-19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 | 第19页 |
·同源重组片段 R1U-R1LEU2-R1D 的构建及其 T/A 克隆 | 第19-21页 |
·同源重组片段 R2U-R2LEU2-R1D 的构建及其 T/A 克隆 | 第21-23页 |
·同源重组片段 V2U-V2LEU2-V2D 的构建及其 T/A 克隆 | 第23-25页 |
·同源重组片段 L1U-LEU2-KanMX6-L1D 的构建 | 第25-28页 |
·酿酒酵母感受态的制备 | 第28页 |
·同源重组片段的转化 | 第28-29页 |
·重组菌株的筛选 | 第29页 |
·重组菌株在不同 pH 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的研究 | 第29页 |
·重组菌株对氯化钙的耐受性研究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0-48页 |
·RAVE 复合物及其相关蛋白的纯化分离与鉴定 | 第30-32页 |
·RAVE 复合物及其相关蛋白的纯化 | 第30页 |
·质谱鉴定 | 第30-31页 |
·FLAG-Rav2p 融合蛋白的 western blot 检测 | 第31-32页 |
·Leu1p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2-36页 |
·Leu1p 的疏水性分析 | 第32页 |
·Leu1p 的保守区分析 | 第32-35页 |
·Leu1p 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第35-36页 |
·酿酒酵母重组菌株的构建 | 第36-41页 |
·酿酒酵母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37页 |
·待融合片段的扩增 | 第37-38页 |
·通过融合 PCR 获取各同源重组片段 | 第38-39页 |
·同源重组片段的 T/A 克隆 | 第39-40页 |
·同源重组片段转化酿酒酵母 BY4742 及重组菌株的筛选 | 第40-41页 |
·重组酿酒酵母 BY4742 leu1 的构建 | 第41-44页 |
·待融合片段(L1U、LEU2、KanMX6、L1D)的扩增 | 第41页 |
·通过融合 PCR 获取 L1U-LEU2、KanMX6-L1D | 第41-42页 |
·重组质粒 pET28a-leu2 及 pET28a-leu2-kan 的鉴定 | 第42-43页 |
·重组酿酒酵母 BY4742 leu1 的筛选 | 第43-44页 |
·重组酵母菌株在不同 pH 条件下的生长状况 | 第44-46页 |
·重组酵母菌株对 CaCl2的耐受性 | 第46-4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48页 |
展望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61页 |
附录A:酿酒酵母 Leu1p 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对 | 第54-56页 |
附录B:纯化蛋白的质谱鉴定峰图 | 第56-61页 |
附录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