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人民生活状况论文--人民消费水平、结构论文

马克思消费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和谐消费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9页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2-16页
     ·选题背景第12-13页
     ·选题意义第13-16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27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6-20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20-27页
   ·研究方法第27-28页
     ·文献研究法第27页
     ·比较分析法第27-28页
   ·本文创新点与难点第28-29页
     ·本文创新点第28页
     ·本文写作的难点第28-29页
第2章 中外消费理论的演进概述第29-45页
   ·西方经济学消费理论的演进第29-36页
     ·忽视消费的经济理论第29-30页
     ·重视消费的经济理论第30-31页
     ·质与量结合的消费理论第31-33页
     ·基于确定性分析的消费理论第33-35页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消费理论第35-36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第36-45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消费理论第36-37页
     ·列宁和斯大林的消费理论第37-40页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消费思想第40-43页
     ·改革开放以来的消费思想第43-45页
第3章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及其对当代实现和谐消费的意义第45-62页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概述第45-52页
     ·关于社会再生产中的消费理论第45-48页
     ·关于资本主义的消费理论第48-50页
     ·关于未来社会的消费理论第50-52页
   ·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和谐消费本质特征第52-56页
     ·消费与生产保持均衡发展第52-53页
     ·消费发展的核心原则是以人为本第53-54页
     ·生产与消费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第54-55页
     ·消费应具有公平性第55-56页
   ·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当代现实意义第56-62页
     ·推进经济转型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第57-58页
     ·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和谐消费第58-59页
     ·以分配公平和公共服务增加推动消费公平第59-60页
     ·解决农民消费不足问题以促进发展成果共享第60页
     ·重视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发展消费力第60-62页
第4章 中国和谐消费目标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第62-79页
   ·当代中国消费发展历程及其特征概述第62-67页
     ·改革开放以前消费受到抑制第62-63页
     ·20 世纪 80 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第一次消费革命第63-64页
     ·20 世纪 90 年代消费从增长高潮转为低水平徘徊第64-66页
     ·新世纪以来消费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第66-67页
   ·和谐消费的提出及内涵第67-70页
     ·和谐消费的提出第68-69页
     ·和谐消费的内涵第69-70页
   ·和谐消费的基本特征第70-74页
     ·消费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第70-71页
     ·消费与人的发展相协调第71-72页
     ·消费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第72-73页
     ·消费体现公平正义第73-74页
   ·和谐消费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辨析第74-79页
     ·和谐消费与适度消费第74-75页
     ·和谐消费与绿色消费第75-76页
     ·和谐消费与可持续消费第76-77页
     ·和谐消费与生态消费第77页
     ·和谐消费与低碳消费第77-79页
第5章 中国发展和谐消费的必然性分析第79-101页
   ·发展和谐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第79-86页
     ·和谐消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动力第79-81页
     ·和谐消费是缩小消费差距的有效手段第81-84页
     ·和谐消费是弥补社会公共消费不足的重要方式第84-86页
   ·和谐消费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第86-94页
     ·和谐消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第86-88页
     ·和谐消费是应对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第88-90页
     ·和谐消费是抵御消费主义侵蚀的必然要求第90-92页
     ·和谐消费是优化消费环境的有力保障第92-94页
   ·和谐消费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第94-101页
     ·和谐消费是对失谐消费现象的文化反思第94-96页
     ·和谐消费是重构主导消费文化的基础环境第96-97页
     ·和谐消费是完善消费相关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第97-99页
     ·和谐消费是建立和谐消费价值体系的直接动因第99-101页
第6章 中国实现和谐消费的路径分析第101-122页
   ·树立和谐的消费理念第101-107页
     ·加强和谐消费教育和宣传第103-104页
     ·消费者转换理念第104-105页
     ·充分发挥文化的引导作用第105-106页
     ·政策与法律保障第106-107页
   ·实行和谐的消费方式第107-112页
     ·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第107-109页
     ·增加和优化公共消费供给第109-110页
     ·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第110-111页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力第111-112页
   ·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第112-117页
     ·完善消费政策,提高消费政策效率第112-114页
     ·健全消费法律体系,形成消费长效机制第114-116页
     ·优化消费道德环境,提升道德评价标准第116页
     ·加强市场环境的建设、管理和监督第116-117页
   ·构建和谐的消费文化第117-122页
     ·融合先进的外来消费文化第118-119页
     ·继承优秀的传统消费文化第119页
     ·政府发挥文化职能推进消费文化建设第119-121页
     ·加强社会传媒对消费文化的积极作用第121-122页
结论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8页
致谢第138-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40-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其国内经济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农业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