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5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4-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17-2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评析 | 第22-2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4-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创新之处 | 第24-25页 |
第2章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分析 | 第25-50页 |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内涵 | 第25-28页 |
·学术界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内涵的界定 | 第25-26页 |
·本文对“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界定 | 第26-27页 |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动态延伸 | 第27-28页 |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 | 第28-50页 |
·公平贸易论 | 第28-35页 |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 第35-42页 |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42-50页 |
第3章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原因及其特点 | 第50-75页 |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 | 第50-59页 |
·从自由贸易到公平贸易的转变期 | 第50-53页 |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全面实施期 | 第53-54页 |
·新贸易保护的完善和成熟期 | 第54-56页 |
·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化期 | 第56-59页 |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及产生原因剖析 | 第59-68页 |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 | 第59-60页 |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原因剖析 | 第60-68页 |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 第68-70页 |
·实施中的多轨并行性 | 第68-69页 |
·开放式保护主义 | 第69页 |
·政策措施的制度保障性 | 第69页 |
·战略上的进攻性 | 第69-70页 |
·保护动机的合理性 | 第70页 |
·贸易政策作用的多重性 | 第70页 |
·危机以来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调整 | 第70-75页 |
·这一时期的发展方向 | 第71-74页 |
·这一时期的产业分布 | 第74-75页 |
第4章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运行及其目标指向 | 第75-86页 |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运行机制 | 第75-82页 |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制度框架 | 第75-78页 |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体系 | 第78-81页 |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框架 | 第81-82页 |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运行主体与目标指向 | 第82-86页 |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运行主体 | 第82-84页 |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目标指向 | 第84-86页 |
第5章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其国内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86-113页 |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其国内经济影响的机理 | 第86-101页 |
·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国内经济的载体和作用机制 | 第86-88页 |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国内经济影响的发生过程 | 第88-91页 |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进口贸易的影响 | 第91-94页 |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94-99页 |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国内就业的影响 | 第99-101页 |
·基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第101-108页 |
·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总量分析 | 第102-103页 |
·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103-107页 |
·净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107-108页 |
·基于就业的实证研究 | 第108-112页 |
·失业率与进口、出口的关系 | 第108-111页 |
·失业率与净出口的关系 | 第111-112页 |
·实证结论 | 第112-113页 |
第6章 基于进口贸易的实证研究——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例 | 第113-127页 |
·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进口贸易的机制 | 第113-116页 |
·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界定 | 第113页 |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进口贸易的影响机制 | 第113-116页 |
·美国的 TBT 体系及其实践 | 第116-121页 |
·美国的 TBT 体系概述 | 第116-118页 |
·美国 TBT 的实践 | 第118-121页 |
·美国 TBT 对进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121-127页 |
·TBT 定量测算方法的选取 | 第121-123页 |
·模型的构建及假设 | 第123-124页 |
·样本及数据 | 第124-125页 |
·实证结果 | 第125-126页 |
·结论 | 第126-127页 |
第7章 对中国的启示与对策 | 第127-134页 |
·对中国的启示 | 第127-130页 |
·实行开放条件下的合理贸易保护 | 第127-128页 |
·实行适度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第128页 |
·贸易保护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机结合 | 第128页 |
·充分利用 WTO 争端解决机制 | 第128-129页 |
·贸易保护措施应隐蔽化、动态化 | 第129-130页 |
·应对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 第130-134页 |
·从进口管理和出口管理两个层面应对美国的 TBT | 第130-131页 |
·对美国重点保护的服装及衣着附件、机电产品,建立专门的预警体系 | 第131-132页 |
·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 | 第132页 |
·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 第132页 |
·将利益集团和行业协会力量强大的行业作为关注重点 | 第132-134页 |
附录 | 第134-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9页 |
致谢 | 第159-16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60-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