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合龙段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影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龙的因素 | 第13-42页 |
·合龙段施工工艺 | 第13-14页 |
·合龙施工中的配重 | 第14-18页 |
·设置配重的目的 | 第14-16页 |
·配重的设置方法 | 第16-18页 |
·劲性骨架和临时束 | 第18-21页 |
·劲性骨架的作用 | 第18-19页 |
·劲性骨架的构造型式 | 第19-20页 |
·内外置劲性骨架比较 | 第20-21页 |
·临时束的作用 | 第21页 |
·合龙段临时锁定方案设计 | 第21-23页 |
·刚性支撑与临时束受力计算 | 第21-23页 |
·临时固结与永久支座模拟 | 第23-40页 |
·临时固结设计原则 | 第24页 |
·一般桥梁软件对临时固结模拟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依托实际工程进行临时固结模拟分析 | 第25-26页 |
·实例桥梁模型的建立 | 第26-31页 |
·计算结果内力对比分析 | 第31-37页 |
·计算结果挠度对比分析 | 第37-39页 |
·临时固结模拟对挠度影响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龙温度的研究 | 第42-64页 |
·温度场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 第42页 |
·温度作用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 第42-49页 |
·温度作用的特点 | 第42页 |
·温度场计算理论 | 第42-43页 |
·热传导方程 | 第43-44页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44页 |
·箱梁温度场的分析方法 | 第44-49页 |
·桥梁规范中有关温度荷载的规定 | 第49-50页 |
·中国铁路桥梁规范 | 第49-50页 |
·合龙温度的影响及确定 | 第50-51页 |
·温度对合龙段的影响 | 第50页 |
·合龙温度的确定 | 第50-51页 |
·跨唐津高速及津滨轻轨连续梁桥概况 | 第51-53页 |
·工程简介 | 第51-52页 |
·桥梁计算模型 | 第52-53页 |
·跨唐津高速及津滨轻轨连续梁桥合龙温度计算分析 | 第53-62页 |
·合龙温度为8℃ | 第53-55页 |
·合龙温度为14℃ | 第55-57页 |
·合龙温度为20℃ | 第57-58页 |
·不同合龙温度比较 | 第58-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龙方案及优化研究 | 第64-92页 |
·跨唐津高速及津滨轻轨连续梁设计合龙方案 | 第64-75页 |
·工程概况 | 第64-67页 |
·实例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7-75页 |
·合龙顺序分析计算 | 第75页 |
·京津城际延伸线跨津秦客专连续梁桥各种可能的合龙方案 | 第75-84页 |
·合龙方案一 | 第75-77页 |
·合龙方案二 | 第77-80页 |
·合龙方案三 | 第80-82页 |
·合龙方案四 | 第82-84页 |
·各种合龙方案下控制断面内力对比分析 | 第84-88页 |
·不同合龙方案下控制断面弯矩对比分析 | 第85-86页 |
·预应力束张拉引起的次内力 | 第86页 |
·徐变引起的次内力 | 第86-87页 |
·凝土收缩引起的次内力 | 第87-88页 |
·各种合龙方案下应力对比分析 | 第88-90页 |
·不同合龙方案下控制截面处箱梁上缘应力结果 | 第89页 |
·不同合龙方案下控制截面处箱梁下缘应力结果 | 第89-90页 |
·不同合龙方案下竖向位移对比分析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