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观测与试验论文--隧道施工及运用监测论文

高地应力破碎围岩大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引言第10-11页
   ·研究现状与现阶段存在问题第11-13页
     ·高地应力隧道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第13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关山隧道的工程背景第14-20页
   ·引言第14页
   ·天平铁路关山隧道状况第14-15页
   ·工程地质概况第15-16页
   ·隧道围岩衬砌横断面图第16-17页
   ·现场地应力测试第17-20页
第三章 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在本例中的实现第20-27页
   ·引言第20页
   ·高地应力隧道计算模型的选取第20页
   ·边界条件设置第20-21页
   ·结构单元选取第21-24页
     ·锚杆的作用第21-23页
     ·锚杆的模拟第23-24页
   ·初期支护模拟及等效处理第24-26页
     ·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层的模拟第24-25页
     ·钢拱架的弹性模量折算第25-26页
   ·边墙锚管注浆模拟第26页
   ·隧道开挖在FLAC3D中的实现第26-27页
第四章 高地应力破碎围岩单线铁路隧道施工变形特征第27-39页
   ·计算模型及材料参数第27-29页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27-28页
     ·材料参数的选取第28页
     ·数值模拟监测点布置第28-29页
     ·初始应力场的确定第29页
   ·不同地应力水平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29-38页
     ·拱顶沉降变形规律第29-30页
     ·仰拱隆起变形规律第30-31页
     ·拱脚收敛变形规律第31-33页
     ·墙腰收敛变形规律第33-34页
     ·初期支护结构应力分析第34-36页
     ·围岩塑性区分析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单线铁路高地应力隧道支护厚度的作用分析第39-47页
   ·不同初支厚度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39-46页
     ·拱顶沉降变形规律第39-40页
     ·仰拱隆起变形规律第40-41页
     ·拱脚收敛变形规律第41-42页
     ·墙腰收敛变形规律第42-43页
     ·初期支护结构应力分析第43-45页
     ·围岩塑性区分析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六章 单线铁路高地应力隧道锚杆的作用分析第47-66页
   ·材料参数第47-48页
   ·锚杆布置第48页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48-64页
     ·注浆锚杆长度效应分析第49-59页
     ·注浆锚杆的施作部位效应分析第59-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七章 现场试验与监控量测第66-91页
   ·试验段设置第66-68页
     ·量测项目及测点布置第66-67页
     ·量测方法第67-68页
   ·现场测试完成情况第68-87页
     ·第一试验段第68-79页
     ·第二试验段第79-87页
   ·高地应力隧道大变形统计和采取措施第87-89页
     ·隧道初支变形统计第87-89页
     ·对大变形采取的措施第89页
   ·高地应力破碎围岩大变形试验的认识第89-91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4页
致谢第94-9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对称混合梁单塔斜拉桥的抗震性能研究
下一篇:合龙施工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力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