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 第9-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2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6-18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8页 |
·研究物种介绍 | 第18-22页 |
·紫穗槐 | 第18-19页 |
·刺槐 | 第19-22页 |
第2章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2-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实验材料及控制实验处理方法 | 第22-24页 |
·供试种子及处理 | 第22-23页 |
·供试盆栽基质 | 第23页 |
·实验控制方案 | 第23-24页 |
·测定指标及测量方法 | 第24-27页 |
·生长指标测定 | 第24页 |
·生理生态指标测定 | 第24-27页 |
·生物量测定 | 第27页 |
·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3章 不同盐分处理下紫穗槐和刺槐幼苗的形态生长特征 | 第29-39页 |
·生长特征 | 第29-33页 |
·相对生长速率 | 第33-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第4章 不同盐分处理下紫穗槐和刺槐幼苗的荧光特征和叶片叶绿素含量 | 第39-57页 |
·叶绿素荧光特征 | 第39-45页 |
·叶绿素快速荧光光响应 | 第45-48页 |
·叶绿素含量 | 第48-52页 |
·讨论 | 第52-57页 |
第5章 不同盐分处理下刺槐和紫穗槐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 | 第57-67页 |
·生物量积累 | 第59-60页 |
·生物量分配特征 | 第60-64页 |
·讨论 | 第64-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7-72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建议 | 第69-72页 |
·对刺槐和紫穗槐利用的建议 | 第69-70页 |
·对刺槐和紫穗槐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