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醚喷油器结构设计与喷嘴流场及碰撞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意义 | 第10页 |
·清洁燃料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外二甲醚的研究状况 | 第11-15页 |
·二甲醚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1-13页 |
·二甲醚作为清洁代用燃料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国内外二甲醚车辆的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国内外喷油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状态 | 第14-15页 |
·发动机技术发展过程中有限元方法的引用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喷油器结构设计 | 第16页 |
·喷嘴流场分析 | 第16-17页 |
·针阀与座面的碰撞分析 | 第17-18页 |
2 二甲醚新型喷油器的结构改造 | 第18-32页 |
·内燃机的组成 | 第18-19页 |
·二甲醚发动机的设计思路 | 第19-20页 |
·柴油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 | 第20-22页 |
·二甲醚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 | 第22-24页 |
·二甲醚发动机喷油器的结构 | 第24-30页 |
·关键结构因素对喷油器喷雾性能的影响 | 第24页 |
·二甲醚喷油器的结构设计 | 第24-27页 |
·喷油器喷孔的设计 | 第27-29页 |
·喷油器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 喷嘴的流场分析 | 第32-46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32页 |
·软件介绍 | 第32页 |
·流体动力学基础 | 第32-35页 |
·动量守恒 | 第33页 |
·质量守恒 | 第33-34页 |
·能量守恒 | 第34页 |
·湍流模型 | 第34-35页 |
·流体动力学分析的流程 | 第35页 |
·流体动力学分析 | 第35-38页 |
·物理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35-36页 |
·材料和物理模型的设置 | 第36页 |
·操作环境和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36-37页 |
·求解方法和控制参数的设置 | 第37-38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8-45页 |
·孔径大小对喷嘴的影响 | 第39-42页 |
·喷孔长度对喷嘴的影响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喷油器针阀的碰撞研究 | 第46-59页 |
·研究意义 | 第46页 |
·冲击应力的传统算法 | 第46-47页 |
·冲击应力的计算 | 第47-50页 |
·针阀的受力 | 第47-48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8页 |
·座面应力的计算方法 | 第48-49页 |
·落座速度的计算方法 | 第49-50页 |
·显式动力学分析 | 第50-53页 |
·软件介绍 | 第50-51页 |
·显式动力学算法 | 第51-52页 |
·显式动力学对碰撞问题的描述方法 | 第52-53页 |
·针阀与座面碰撞的模拟分析 | 第53-55页 |
·有限元分析 | 第53-54页 |
·模型材料设置 | 第54页 |
·设置边界条件 | 第54-55页 |
·求解与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求解 | 第55-56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