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3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原子发射光谱 | 第9-15页 |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 第9-10页 |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10-11页 |
·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11-13页 |
·原子发射光谱仪的组成 | 第13-15页 |
·光电直读光谱 | 第15-20页 |
·光电直读光谱仪 | 第15-16页 |
·三种常见的光电直读光谱仪 | 第16-17页 |
·光电直读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干扰校正 | 第18-19页 |
·光电直读光谱的特点及应用 | 第19-20页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 | 第20-29页 |
·ICP-AES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第20-21页 |
·ICP光源的物理化学特征 | 第21-23页 |
·ICP光谱仪的组成 | 第23-25页 |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分类 | 第25-27页 |
·ICP-AES的特点及应用 | 第27-29页 |
·铝合金中各元素分析方法 | 第29-32页 |
·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 | 第29页 |
·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rption Spectrometry) | 第29-30页 |
·容量法(Volumetric Analysis) | 第30页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 | 第30-31页 |
·光电直读光谱法(Photoelectric Direct-Reading Spectrometry) | 第31页 |
·其它方法 | 第31-32页 |
·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第二章 ICP-AES测定铝-钛-硼合金中16种元素 | 第33-44页 |
·引言 | 第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试剂与标准溶液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光谱测定及计算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3页 |
·分析线的选择 | 第35-39页 |
·铝基体的影响及消除 | 第39页 |
·溶剂的选择 | 第39-40页 |
·样品处理温度影响 | 第40页 |
·仪器分析条件的优化 | 第40-42页 |
·检出限、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 第42页 |
·对照实验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光电直读光谱测定铝-钛-硼合金中4种元素 | 第44-55页 |
·引言 | 第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实验仪器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标准物质及控样的选择 | 第45-46页 |
·分析线对的选择及测定范围 | 第46页 |
·标准工作曲线的建立 | 第46-48页 |
·温度及湿度控制 | 第48页 |
·银电极的维护 | 第48页 |
·对试样的要求 | 第48-49页 |
·氩气的影响 | 第49页 |
·冲洗时间 | 第49-50页 |
·预燃时间 | 第50-51页 |
·曝光时间 | 第51-52页 |
·共存元素的干扰 | 第52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52页 |
·对照实验 | 第52-53页 |
·光电直读光谱与ICP-AES测定铝合金中多元素方法比较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