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金融稳定的定义及简介 | 第13-16页 |
·金融稳定的正面理解 | 第13-14页 |
·金融稳定的反面理解 | 第14-15页 |
·小结 | 第15-16页 |
·金融稳定度量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金融稳定度量方法 | 第16-18页 |
·流动性度量方法 | 第18-20页 |
·压力测试方法综述 | 第20页 |
·金融稳定当前新的主要影响因素体系 | 第20-21页 |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21-23页 |
第2章 流动性的度量与分析 | 第23-43页 |
·引言 | 第23-24页 |
·流动性度量的指标体系 | 第24-31页 |
·分类指标体系 | 第24-25页 |
·流动性综合指标的合成及分析 | 第25-31页 |
·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4页 |
·流动性的预测及压力测试 | 第34-37页 |
·流动性风险的进一步分析 | 第37-41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37-39页 |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全球金融稳定的度量 | 第43-61页 |
·全球金融稳定度量的指标体系 | 第43-48页 |
·指标选取 | 第43-46页 |
·指标合成 | 第46-47页 |
·指标的变动分析 | 第47-48页 |
·全球金融稳定的预测及压力测试 | 第48-53页 |
·风险因子的选取 | 第48-50页 |
·模型方法 | 第50-51页 |
·预测及压力测试分析 | 第51-53页 |
·金融稳定的面板数据分析 | 第53-57页 |
·模型设定 | 第53-55页 |
·实证分析 | 第55-57页 |
·金融稳定的全局和局部观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第4章 中国金融稳定的度量 | 第61-71页 |
·中国金融稳定度量的指标体系 | 第61-65页 |
·指标选取 | 第61-62页 |
·指标合成 | 第62-63页 |
·指标的变动分析 | 第63-65页 |
·中国金融稳定指标的计量分析及预测 | 第65-69页 |
·金融稳定指标的计量分析 | 第65-67页 |
·金融稳定指标的预测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 | 第71-83页 |
·金融稳定的促进机制 | 第71-72页 |
·加强金融监管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第72-79页 |
·危机后金融监管改革新政 | 第72-73页 |
·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第73-77页 |
·对中国的启示 | 第77-79页 |
·宏观审慎监管与金融稳定 | 第79-80页 |
·实证分析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6章 债务问题与金融稳定 | 第83-97页 |
·主权债务问题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第83-89页 |
·当前主要国家的债务概况 | 第83-87页 |
·主权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87-88页 |
·主权债务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第88-89页 |
·主权债务问题的解决途径 | 第89页 |
·“大而不倒”的问题 | 第89-90页 |
·影子银行的风险 | 第90-92页 |
·实证分析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7页 |
第7章 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以ETF为例 | 第97-107页 |
·ETF市场发展概况 | 第97-99页 |
·ETF的产品结构 | 第99-101页 |
·传统ETF的产品结构 | 第99-100页 |
·合成ETF的产品结构 | 第100-101页 |
·ETF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ETF产品复杂性增加,超过原有的风险界定 | 第101-102页 |
·ETF市场交易量过度膨胀 | 第102页 |
·合成ETF的交易对手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易产生多米诺效应 | 第102-103页 |
·实证分析 | 第103-106页 |
·数据 | 第103-105页 |
·结果 | 第105-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8章 结束语 | 第107-111页 |
·主要结论 | 第107-108页 |
·论文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108-109页 |
·政策建议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7页 |
附录 | 第117-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