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振腹手法对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33页 |
| 1. 糖尿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 ·糖尿病的分类 | 第9页 |
| ·流行病学调查 | 第9-10页 |
| ·病因学研究 | 第10-11页 |
|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 第11-12页 |
| ·糖尿病的诊断 | 第12-13页 |
| ·糖尿病的综合治疗 | 第13页 |
| ·结语 | 第13-14页 |
| 2. 糖尿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 第14-22页 |
| ·古代医家对病因的认识 | 第14-16页 |
| ·古代医家对病机的认识 | 第16-18页 |
| ·古代医家对治则治法的认识 | 第18-19页 |
| ·当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9-21页 |
| ·当代医家中医辨证论治经验介绍 | 第21-22页 |
| 3. 振腹疗法概述 | 第22-33页 |
| ·概况 | 第22-23页 |
| ·操作 | 第23-24页 |
| ·作用原理 | 第24-31页 |
| ·优势 | 第31页 |
| ·结论 | 第31-33页 |
| 临床研究 | 第33-44页 |
| 前言 | 第33-34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34-35页 |
| ·资料来源 | 第34页 |
| ·诊断标准 | 第34页 |
| ·纳入标准 | 第34-35页 |
| ·排除标准 | 第35页 |
|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 第35页 |
| 2. 研究方案 | 第35-40页 |
| ·技术路线 | 第35-36页 |
| ·研究分期 | 第36-37页 |
| ·治疗方案 | 第37页 |
| ·观察期间要求 | 第37页 |
| ·观察记录内容 | 第37-38页 |
| ·研究的退出 | 第38-39页 |
| ·疗效评估 | 第39页 |
| ·统计计划及统计方法 | 第39-40页 |
| 3. 结果 | 第40-41页 |
| ·一般性描述 | 第40页 |
| ·中医症状疗效观察 | 第40-41页 |
| 4. 讨论 | 第41-44页 |
| ·研究结果的分析 | 第41-42页 |
| ·安全性评价 | 第42页 |
| ·创新点 | 第42页 |
| ·不足 | 第42-43页 |
| ·展望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 致谢 | 第50-52页 |
| 个人简历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