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7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7-18页 |
第2章 消费伦理相关概念及大学生消费伦理构建的意义 | 第18-24页 |
·消费伦理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消费的含义 | 第18-19页 |
·消费伦理的含义 | 第19-21页 |
·构建大学生消费伦理的意义 | 第21-23页 |
·有助于大学生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 第21-22页 |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 第22页 |
·有利于践行党的节俭新风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新时期大学生消费伦理现状 | 第24-35页 |
·新时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表征 | 第24-26页 |
·消费结构多元化 | 第24-25页 |
·消费来源单一化 | 第25-26页 |
·消费水平差异化 | 第26页 |
·新时期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行为 | 第26-29页 |
·货比三家的理性消费 | 第27页 |
·自我增值的发展性消费 | 第27-28页 |
·关注弱势群体的爱心消费 | 第28页 |
·低碳循环的绿色消费 | 第28-29页 |
·新时期大学生消费伦理问题 | 第29-34页 |
·传统消费观念淡化 | 第29页 |
·消费主义泛滥 | 第29-30页 |
·非理性消费伦理观盛行 | 第30-33页 |
·贫困生消费心理偏差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新时期大学生消费伦理问题原因探析 | 第35-44页 |
·新时期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伦理分析 | 第35-37页 |
·消费价值观错位 | 第35-36页 |
·消费道德规范模糊 | 第36页 |
·消费行为方式扭曲 | 第36-37页 |
·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原因 | 第37-39页 |
·特殊的年龄阶段 | 第37-38页 |
·大学生消费心理不成熟 | 第38-39页 |
·大学生所处环境的外在原因 | 第39-43页 |
·家庭教育的缺失 | 第39-40页 |
·高校缺乏相关教育 | 第40-41页 |
·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解决新时期大学生消费伦理问题的对策 | 第44-54页 |
·大学生要树立“适度消费”的消费伦理观 | 第44-47页 |
·继承优秀的传统消费伦理思想 | 第44-45页 |
·培育成熟的消费心理 | 第45-46页 |
·树立“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 | 第46-47页 |
·发挥家庭对构建正确消费伦理观的基础性作用 | 第47-49页 |
·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 第47-48页 |
·让在校大学生参与家庭收入与消费分配 | 第48页 |
·父母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应从小抓起 | 第48-49页 |
·加强高校对大学生消费伦理教育力度 | 第49-51页 |
·让消费伦理教育进入课堂 | 第49-50页 |
·营造健康校园消费文化 | 第50-51页 |
·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 | 第51页 |
·构建文明社会消费环境 | 第51-52页 |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构建文明社会环境 | 第51-52页 |
·政府要注重政策文化引导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1、结论 | 第54页 |
2、展望 | 第54-55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表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