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牵引车、挂车、汽车列车论文

CAE技术在半挂运输车轻量化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第9页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9-10页
  1-2-1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2 研究目的第10页
 §1-3 CAE概念介绍第10-11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第二章 有限单元法理论基础第13-22页
 §2-1 有限单元法发展概述第13页
 §2-2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概念第13-14页
 §2-3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和变分原理第14-21页
  2-3-1 弹性力学问题的基本方程第14-18页
  2-3-3 平衡方程和几何方程的等效积分“弱”形式——虚功原理第18-19页
  2-3-3 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第19-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半挂车车架的线性静力学分析第22-37页
 §3-1 软件介绍第22-23页
  3-1-1 HyperMesh简介第22-23页
  3-1-2 MSC.Nastran简介第23页
 §3-2 半挂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3-31页
  3-2-1 半挂车车架结构简介第23-25页
  3-2-2 几何模型建立第25页
  3-2-3 单元选择与网格划分第25-29页
  3-2-4 计算工况选取和边界条件确定第29-30页
  3-2-5 边界条件和载荷施加第30-31页
 §3-3 静力学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1-36页
  3-3-1 工况一的应力和位移云图第32-33页
  3-3-2 工况二的应力和位移云图第33页
  3-3-3 工况三的应力和位移云图第33-34页
  3-3-4 工况四的应力和位移云图第34-35页
  3-3-5 工况五的应力和位移云图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动力学和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基础第37-46页
 §4-1 弹性动力学基本方程和数值解法第37-42页
  4-1-1 弹性动力学基本方程第37-39页
  4-1-2 直接积分法中的中心差分显式算法第39-41页
  4-1-3 直接积分法中的Newmark隐式算法第41-42页
 §4-2 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基础第42-43页
 §4-3 非线性方程组的解法第43-45页
  4-3-1 增量法第43-44页
  4-3-2 迭代法第44-45页
  4-3-3 混合法第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半挂车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第46-60页
 §5-1 LS-DYNA简介第46页
 §5-2 基于LS-DYNA接触分析中的基本概念第46-49页
  5-2-1 接触中主与从的概念第46-47页
  5-2-2 接触算法第47-48页
  5-2-3 接触搜索方式第48页
  5-2-4 接触类型第48页
  5-2-5 沙漏问题第48-49页
 §5-3 甩挂冲击分析第49-55页
  5-3-1 几何模型建立第49-50页
  5-3-2 单元选择与网格划分第50-51页
  5-3-3 材料选择第51页
  5-3-4 显隐式控制第51-52页
  5-3-5 接触选择第52页
  5-3-6 载荷和边界条件第52页
  5-3-7 冲击分析的结果云图第52-54页
  5-3-8 甩挂冲击结果分析第54-55页
 §5-4 后下防护追尾碰撞分析第55-59页
  5-4-1 国标对挂车后下部防护的要求第55页
  5-4-2 挂车后下部防护追尾碰撞实验要求第55-56页
  5-4-3 后下部防护几何模型建立第56页
  5-4-4 单元选择与网格划分第56页
  5-4-5 材料选择第56-57页
  5-4-6 分析控制第57页
  5-4-7 接触选择第57页
  5-4-8 载荷和边界条件第57-58页
  5-4-9 追尾碰撞计算结果第58-59页
  5-4-10 碰撞结果分析第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6-1 全文工作总结第60页
 §6-2 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abview的车载电子电气系统测试平台设计
下一篇:新型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的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