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13-14页 |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 ·创新之处 | 第14页 |
|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 第15-16页 |
| ·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16页 |
| ·基础理论 | 第16-21页 |
| ·刘易斯模型 | 第16-17页 |
|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 第17-18页 |
| ·乔根森模型 | 第18-19页 |
|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新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估算 | 第21-27页 |
|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算模型 | 第21-23页 |
| ·理论基础 | 第21页 |
| ·模型假设 | 第21-23页 |
| ·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算 | 第23-25页 |
| ·新疆未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估算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充分的影响分析 | 第27-35页 |
| ·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充分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27-31页 |
|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 第27页 |
|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标准 | 第27-28页 |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 | 第28-31页 |
| ·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充分对农民收入及消费的影响 | 第31-33页 |
| ·不利于促进农民增收 | 第31-33页 |
| ·不利于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 第33页 |
| ·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充分对城乡差异的影响 | 第33-35页 |
| 第五章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分析 | 第35-47页 |
|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 第35-38页 |
| ·新疆农村劳动力现状 | 第35-36页 |
| ·新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 第36-37页 |
| ·新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 | 第37-38页 |
|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原因分析 | 第38-42页 |
| ·自然因素 | 第38页 |
| ·社会因素 | 第38-39页 |
| ·文化因素 | 第39-42页 |
| ·其他因素 | 第42页 |
| ·促进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与对策 | 第42-47页 |
| ·加快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 第42-43页 |
|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机会 | 第43页 |
| ·加大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投入 | 第43-44页 |
|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第44-45页 |
| ·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和地区中转服务,适当加快劳务输出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7-49页 |
| 注释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