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农业信息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8页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三、研究内容与基本方法 | 第15-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二)基本方法 | 第16页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6-18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农业信息化的涵义及作用 | 第18-23页 |
一、农业信息化的涵义 | 第18-20页 |
(一)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 | 第18-19页 |
(二)农业信息化的内容 | 第19页 |
(三)农业信息化的目标 | 第19-20页 |
二、农业信息化的作用 | 第20-23页 |
(一)有利于改变传统农业粗放生产方式 | 第20页 |
(二)有利于政府部门转变职能 | 第20-21页 |
(三)有利于提高农民信息意识,转变就业结构 | 第21页 |
(四)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交易成本 | 第21-22页 |
(五)有利于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国外农业信息化的借鉴与启示 | 第23-33页 |
一、国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研究 | 第23-27页 |
(一)国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 第23-24页 |
(二)国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 | 第24-25页 |
(三)国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 第25-27页 |
二、国内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研究 | 第27-29页 |
(一)国内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成绩 | 第27页 |
(二)国内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 第27-29页 |
三、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 第29-33页 |
(一)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借鉴 | 第29-31页 |
(二)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恩施州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33-41页 |
一、恩施州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 第33-35页 |
(一)全州初步建成各类信息沟通平台 | 第33-34页 |
(二)农村信息人员逐步增加,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 第34页 |
(三)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有所转变 | 第34-35页 |
二、恩施州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障碍 | 第35-39页 |
(一)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第36-37页 |
(二)农业信息资源偏少,质量不高 | 第37页 |
(三)基层农业信息化人才缺乏 | 第37-38页 |
(四)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38页 |
(五)领导干部信息意识不强,资金投入不足 | 第38-39页 |
三、恩施州农业信息化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1页 |
(一)农业信息意识不强,政策法规不完善 | 第39页 |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影响农业信息化的推广 | 第39-40页 |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对信息的需求小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恩施州农业信息化对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 第41-46页 |
一、恩施州农民收入现状 | 第41-43页 |
(一)2011 年恩施州农民收入状况 | 第41页 |
(二)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 | 第41-43页 |
二、恩施州农业信息化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 第43-46页 |
(一)网络信息使农民的传统观念发生转变 | 第44页 |
(二)网络信息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 第44-45页 |
(三)农业信息化使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 | 第45页 |
(四)农业信息化加快了农副产品流通 | 第45-46页 |
第六章 农业信息化发展与农民增收对策及建议 | 第46-51页 |
一、加大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46-47页 |
(一)提高政府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力度 | 第46页 |
(二)加大农业信息化财政投入力度 | 第46-47页 |
(三)加强信息服务职能 | 第47页 |
二、加强农业信息推广,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 第47-49页 |
(一)完善农业信息网络 | 第47-48页 |
(二)加快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 | 第48页 |
(三)合理利用现有农业信息资源,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 第48-49页 |
三、强化农业信息化的科学管理 | 第49-50页 |
(一)加强农业重大项目信息化管理 | 第49页 |
(二)构建农业信息化管理制度 | 第49页 |
(三)积极推进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 第49-50页 |
四、加强合作交流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