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液体润滑机械密封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微孔结构机械密封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LF-MS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空化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存在问题 | 第19页 |
·研究内容及步骤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研究步骤 | 第19-21页 |
第2章 LaserFace液体润滑端面密封分析方法 | 第21-32页 |
·端面几何结构定义 | 第21-22页 |
·数学模型 | 第22-24页 |
·液膜压力控制方程 | 第22-23页 |
·空化边界的选取 | 第23-24页 |
·计算域边界条件 | 第24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24-29页 |
·有限元基础 | 第24-25页 |
·变分方程的建立及离散 | 第25-26页 |
·程序计算流程 | 第26-27页 |
·程序验证 | 第27-29页 |
·密封性能参数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引流槽端面密封与回流槽端面密封的性能研究 | 第32-49页 |
·引流槽密封性能研究 | 第32-40页 |
·几何结构及计算参数 | 第32页 |
·端面液膜压力p与密度比θ分布 | 第32-34页 |
·操作参数对INLET型槽端面密封性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结构参数对INLET型槽端面密封性能的影响 | 第36-40页 |
·回流槽密封性能研究 | 第40-47页 |
·几何结构及计算参数 | 第40页 |
·端面液膜压力p与密度比θ分布 | 第40-41页 |
·操作参数对RETURN型槽端面密封性能的影响 | 第41-44页 |
·结构参数对RETURN型槽端面密封性能的影响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LaserFace两种不同型槽协同作用研究 | 第49-60页 |
·几何结构及计算参数 | 第49-50页 |
·端面液膜压力p与密度比θ分布 | 第50-51页 |
·操作参数对LF-MS密封性能的影响 | 第51-53页 |
·密封压力的影响 | 第51页 |
·转速的影响 | 第51-52页 |
·膜厚的影响 | 第52-53页 |
·几何参数对LF-MS密封性能的影响 | 第53-58页 |
·引流槽径向长度比的影响 | 第53-54页 |
·引流槽弧长比的影响 | 第54-55页 |
·回流间距比的影响 | 第55-56页 |
·月牙槽长短轴比的影响 | 第56-57页 |
·不同槽深组合的影响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LaserFace变深结构密封性能研究 | 第60-65页 |
·LaserFace变深结构的计算模型 | 第60-61页 |
·端面液膜压力p与密度比θ分布 | 第61-62页 |
·密封压力对LF-MS变深结构密封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转速对LF-MS变深结构密封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创新点 | 第66页 |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