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桥面桁梁悬索桥静动力分析理论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2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6-53页 |
·选题背景 | 第26-27页 |
·大跨悬索桥桁架加劲梁的发展和特点 | 第27-39页 |
·悬索桥的发展概况 | 第27-30页 |
·加劲梁的架设方法 | 第30-34页 |
·加劲梁的支承体系 | 第34-36页 |
·合成桥面桁梁的应用概况 | 第36-3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39-51页 |
·桁梁及合成桥面桁梁的扭转分析 | 第40-43页 |
·加劲翼缘的有效宽度分析 | 第43-45页 |
·悬索桥的静力分析 | 第45-48页 |
·悬索桥的振动性状分析 | 第48-51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51-5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51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51-53页 |
第2章 加劲桁梁与合成桥面桁梁的选型和设计 | 第53-69页 |
·加劲桁梁的结构特点和选型 | 第53-61页 |
·结构型式和特点 | 第53-55页 |
·总体参数拟定 | 第55-61页 |
·合成桥面桁架加劲梁的构造和特点 | 第61-64页 |
·桥面构造型式 | 第61-63页 |
·结构特点 | 第63-64页 |
·合成桥面桁梁悬索桥的方案设计 | 第64-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第3章 合成桥面桁梁的扭转分析 | 第69-127页 |
·合成桥面桁梁的连续化模型 | 第69-75页 |
·常规桁梁连续化的概念 | 第69-70页 |
·桁片的等效剪切厚度 | 第70-72页 |
·钢桥面板的等效方法 | 第72-74页 |
·合成桥面桁梁连续化模型的建立 | 第74-75页 |
·合成桥面桁梁的扭转分析 | 第75-90页 |
·薄壁梁扭转理论的特点 | 第75-76页 |
·两类薄壁单元的平衡条件 | 第76-77页 |
·断面弯曲特征和剪切中心 | 第77-81页 |
·自由扭转分析 | 第81-82页 |
·约束扭转分析 | 第82-86页 |
·约束扭转的变形势能 | 第86-88页 |
·扭转效应的求解 | 第88-90页 |
·桁梁扭转算例和分析 | 第90-103页 |
·典型桁梁的断面特征 | 第90-92页 |
·桁梁算例分析 | 第92-101页 |
·钢管桁架加劲梁的扭转特征 | 第101-103页 |
·合成桥面桁梁算例和分析 | 第103-112页 |
·典型合成桥面桁梁的断面特征 | 第103-106页 |
·合成桥面桁架梁扭转分析算例 | 第106-112页 |
·合成桥面桁梁扭转参数分析和特征分析 | 第112-125页 |
·构造参数对扭转效应的影响 | 第112-116页 |
·扭转特征分析 | 第116-125页 |
·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4章 合成桥面桁梁的剪滞效应分析 | 第127-160页 |
·合成桥面桁梁的剪滞位移模式 | 第127-130页 |
·宽翼缘梁剪滞效应的概念 | 第127-128页 |
·合成桥面的剪滞特点 | 第128页 |
·剪滞位移模式的确定 | 第128-130页 |
·合成桥面桁梁的剪滞效应求解 | 第130-137页 |
·结构总势能 | 第130-131页 |
·变分方程的推导 | 第131-133页 |
·剪滞效应的求解 | 第133-137页 |
·算例和剪滞效应参数分析 | 第137-149页 |
·算例概况 | 第137-142页 |
·翘曲位移函数阶次的比较 | 第142-143页 |
·桁梁结构参数对剪滞效应的影响 | 第143-145页 |
·桥面构造参数对剪滞效应的影响 | 第145-149页 |
·加劲板翼缘有效宽度的规范规定 | 第149-154页 |
·各国规范的规定 | 第149-152页 |
·规范结果比较与评述 | 第152-154页 |
·合成桥面桁梁的节间剪滞效应 | 第154-158页 |
·节间剪滞效应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 第154-156页 |
·算例和讨论 | 第156-158页 |
·小结 | 第158-160页 |
第5章 合成桥面桁梁悬索桥的静力分析 | 第160-192页 |
·竖向荷载效应分析 | 第160-172页 |
·挠度理论 | 第160-163页 |
·线性挠度理论 | 第163-167页 |
·活载效应的迭代求解方法 | 第167-172页 |
·合成桥面桁架加劲梁的剪滞效应 | 第172-181页 |
·加劲梁的内力分布 | 第172-175页 |
·合成桥面桁架加劲梁剪滞效应求解 | 第175-181页 |
·横向荷载效应分析 | 第181-188页 |
·横向膜理论 | 第181-183页 |
·级数求解方法 | 第183-185页 |
·计算实例和讨论 | 第185-188页 |
·扭转荷载效应分析 | 第188-191页 |
·小结 | 第191-192页 |
第6章 悬索桥自振性状分析 | 第192-241页 |
·悬索桥的空间振动 | 第192-198页 |
·主缆相容方程及吊索无延伸条件 | 第193-195页 |
·能量关系 | 第195-196页 |
·振动方程和耦联关系 | 第196-198页 |
·面内竖向—纵向耦合振动分析 | 第198-212页 |
·竖向振动 | 第198-200页 |
·竖向—纵向耦合振动 | 第200-204页 |
·算例分析 | 第204-209页 |
·耦合效应的参数分析 | 第209-212页 |
·横向振动分析 | 第212-214页 |
·中央扣的影响和扭转振动分析 | 第214-235页 |
·中央扣的作用机理 | 第215-220页 |
·扭转振动解析 | 第220-223页 |
·参数分析和基频估算公式 | 第223-229页 |
·算例分析 | 第229-235页 |
·抗风稳定性的检验 | 第235-239页 |
·静力扭转发散稳定性 | 第235-236页 |
·颤振稳定性 | 第236-239页 |
·小结 | 第239-241页 |
结论 | 第241-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245-256页 |
致谢 | 第256-257页 |
附录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