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范式的引入及其场域分析--以库尔勒市巴州第一中学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2页 |
1 问题的提出及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8-10页 |
3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巴州第一中学实施课程改革的背景 | 第12-14页 |
·课改范型引入的确定 | 第12页 |
·课改的现实性需要 | 第12-13页 |
·巴州第一中学实施课程改革的有利条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课程改革的准备与实施 | 第14-24页 |
·以教研室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小组 | 第14页 |
·以杜郎口模式为实施样本 | 第14-15页 |
·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细节 | 第15-19页 |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 第15页 |
·转变教学方式 | 第15-16页 |
·确定新的班级排座方式 | 第16-18页 |
·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 | 第18-19页 |
·转变教师角色 | 第19-22页 |
·课改实施过程中的外在保障性措施 | 第22-23页 |
·课改经验交流会 | 第22页 |
·学校间交流课改经验 | 第22-23页 |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成型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课改方案在实施中消解 | 第24-28页 |
·排座回归传统 | 第24-25页 |
·合作学习名存实亡 | 第25-26页 |
·量化积分考核机制失效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新课改在现实中面临的场域分析 | 第28-38页 |
·教育评估标准的片面化 | 第28-32页 |
·教师活动的产出比 | 第32-33页 |
·学生的内在抵触 | 第33-34页 |
·教学计划的规定性 | 第34页 |
·薄弱的社会基础 | 第34-3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对策分析 | 第38-44页 |
·课改实施的直接领导者——学校管理层 | 第38-39页 |
·课程改革的直接实施者——一线教师 | 第39-40页 |
·课改的隐形影响者——社会环境 | 第40-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