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绪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2、问题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关于微博的研究 | 第9-10页 |
2、关于微博文化的研究 | 第10-11页 |
3、关于微博文化与社会道德关系的研究 | 第11页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1-14页 |
1、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2、研究方法 | 第12页 |
3、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二、微博文化与社会道德的内涵与外延 | 第14-27页 |
(一)微博文化的概念 | 第14-16页 |
1、微博文化的涵义 | 第14页 |
2、微博文化的产生及发展 | 第14-15页 |
3、微博文化的特性 | 第15-16页 |
(二)微博文化与社会道德的相关解析 | 第16-27页 |
1、社会道德内涵 | 第16-17页 |
2、微博文化与社会道德相长作用 | 第17-19页 |
3、微博文化对社会道德影响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4、微博文化对社会道德影响的特征 | 第24-27页 |
三、微博文化对社会道德不良影响的主要原因及表现 | 第27-36页 |
(一)微博管理相关制度不健全,加剧社会群体道德失范 | 第27-29页 |
1、微博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弱化了社会群体道德责任意识 | 第27-28页 |
2、微博版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不明确,异化了社会群体道德价值取向 | 第28页 |
3、微博内容的审查和监管制度不健全,降低了社会群体的道德理性 | 第28-29页 |
(二)微博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阻碍了社会群体道德进步 | 第29-32页 |
1、微博实名制政策落实不到位,降低了社会群体道德自律性 | 第29-30页 |
2、微博网络监督程序运行不顺畅,阻碍了社会群体的道德理想追求 | 第30-32页 |
3、微博“把关人、负责人”责任意识不强,加大了社会道德维护的难度 | 第32页 |
(三)部分微博用户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加重了社会群体道德不良倾向 | 第32-36页 |
1、缺乏相对理性的互动,影响社会群体良好道德情感的养成 | 第33页 |
2、名人效应的副作用,影响社会群体对道德行为的正确认知 | 第33-34页 |
3、不当言论、虚假信息的增多,影响社会群体道德责任感的培养 | 第34-36页 |
四、规范微博文化发展,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 第36-47页 |
(一)建立健全微博管理制度,规范社会群体道德发展 | 第36-40页 |
1、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社会群体的道德责任意识 | 第36-37页 |
2、制定微博版权保护专门法律制度,形成正确的社会道德价值取向 | 第37-38页 |
3、完善微博内容审查和监管制度,提高社会群体的道德理性 | 第38-40页 |
(二)强化微博管理制度落实,促进社会群体道德进步 | 第40-43页 |
1、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社会群体的道德自律性 | 第40-41页 |
2、强化微博网络监督程序的有效运行,引导人们对社会道德理想的追求 | 第41-42页 |
3、提高“把关人、负责人”责任意识,更有效进行社会道德的维护 | 第42-43页 |
(三)提高微博用户道德水平,矫正社会群体不良道德倾向 | 第43-47页 |
1、借助传统媒体,正确引导社会群体道德价值观 | 第43-44页 |
2、加强道德、法制教育,提高道德认知能力 | 第44-45页 |
3、树立责任意识,提升道德责任感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一览表 | 第51页 |